這一次換人激起了看臺上韓國球迷的滔天怒火,他們用不滿的噓聲來抨擊著主教練的換人,在最需要加強進攻的時候,竟然換下了頭號巨星,這是什麼意思?
難道,他是要直接放棄這一場比賽嗎?
韓國球迷的怒火,跟中國球迷的興奮,在看臺上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讓所有人都開始深刻的感受到,恐韓症已經不複存在了。
就算日後中國隊真的還會再繼續輸給韓國,但都不會再有人提起恐韓了。
走過了恐韓時代,中國開始進入了抗韓抗日的時代。
……
……
“孫興民其實早就應該下了。”
助理教練肖穆在一旁看得直搖頭。
毫無疑問,孫興民是韓國隊的頭牌,個人能力也確實是比場上所有人都高出一籌,但就這一場比賽來看,他確實沒有發揮出預期的效果。
如果說,第一個進球還跟他有點關系的話,但中國隊的第二個進球,他的不積極回防導致了張林凡無人防守,這才有了張林凡從容起腳傳中的時間。
而且從資料上看,孫興民在進入下半場後,表現得並不活躍,這跟他長途跋涉回國勤王,又缺乏跟球隊磨合的時間,導致他在球隊裡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還有韓國隊的其他幾名留洋國腳也是如此,他們看起來都缺乏合力,這讓韓國隊顯得缺乏一根主心骨,球隊表現得有些鬆散,這在上半場形勢大好的時候,看起來很有聲勢,表現得遍地開花,可到了球隊遇到麻煩時,就開始各自為戰了。
“沒辦法,施蒂利克怕是壓不住孫興民等國腳。”高寒不無同情地苦笑道。
果不其然,在孫興民被鄭又榮換下場後,根本連看都不看站在教練席前的施蒂利克,徑直走回了球員通道,以顯示自己對主教練的不滿。
這也是很正常的一次發洩。
如果韓國主場有驚無險地拿下中國隊,那一切都很好說,勝利會掩蓋一切,可現在的情況很明顯,韓國隊已經拿不下中國了,而主教練這時候換下孫興民,多少就有些為自己推諉責任的嫌疑,他就像是在告訴所有人,我們的頭牌表現得並不好。
俗話說得好,貧賤夫妻百事哀。
主教練和球員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
……
主裁判哈桑在補時四分鐘後,終於還是吹響了比賽結束的哨聲。
在滿場的歡呼聲中,中國隊上下所有人都重重地鬆了一口氣。
三比一,他們贏了!
他們真的贏了!
看臺上,有很多球迷在比賽還沒結束,他們就已經提前開始狂歡慶祝了,可到了此時此刻,比賽結束了,他們卻反而覺得酸楚,不少人甚至禁不住喜極而泣。
太不容易了。
中國隊等了幾十年,終於等來了這一場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