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平比分之後,下半場的比賽彷彿重新回到了上半場的開局,但韓國球員的心態卻明顯比上半場更加糟糕,因為他們原本已經把勝利拽在手裡了。
沒能得到,跟得到了又失去,這兩種心態孰輕孰重,一目瞭然。
可以說,整場比賽從賽前的佈局,到比賽中的調整,高寒都徹底展現出了世界頂級名帥的風采,以及運籌帷幄的超強能力,相信這一場比賽後,將不會再有人敢質疑高寒的水平。
“我有一個問題,為什麼下半場球隊沒按照原來的計劃搶攻呢?”一名足協大佬奇怪問道。
這應該也是不少人心中的疑惑吧。
既然上半場都已經追平了,局勢又重新回到了高寒所掌控的軌道上,那下半場為什麼不搶攻呢?
“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應該還是體能吧,上半場臨近結束前的那一波前壓,球隊消耗很大,現在韓國隊拼命地拉快節奏,也是為了跟我們拼消耗,體能方面我們可沒有優勢。”
黎鐵的分析達到了眾人的認可。
合理的分配體能消耗,這是所有球員和主教練都應該考慮到的。
“這也是高寒要大力促成俱樂部和國家隊訓練系統組建的原因,如果我們球員的體能不說達到歐洲四大聯賽級別,只要能達到韓國隊的水準,現在韓國隊怕是早棄械投降了。”
“是啊,咱們的體能就這麼多,現在搶攻,早早耗盡體能,就算搶到一個進球,也未必守得住,與其如此,倒不如穩紮穩打地防守反擊,讓韓國隊自己露出破綻。”
“就是不知道現在施蒂利克會採取什麼樣的調整,六十分鐘了,他現在應該心亂如麻吧?”
“哈哈,早應該這樣了,咱們中國打韓國,什麼時候讓對手主教練這麼氣急敗壞過?”
“我覺得更多還是乏力吧,面對高寒這樣的主教練,所有的一切盤算都沒離開對方的算計,很容易有一種盡在對方掌控的錯覺,估計他現在應該也是心裡頭很糾結,想贏又怕輸。”
“但高寒的這一招策略妙就妙在,除非他現在就換上防守球員,減少進攻投入,穩定防守,否則的話,按照目前的局勢,也還是中國隊勝算比較大,高寒肯定留有後招。”
……
看臺上的足協元老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神色都不免變得輕鬆了起來。
隨著下半場開局的推進,所有人都算是看清楚了高寒的戰略佈局,明明是韓國隊控制著球權,可他們竟然一個個都對中國隊産生了信心。
尤其是當他們看到球場上中國國腳們的表情和表現後,就更是如此了。
……
……
要怎麼選?
施蒂利克確實陷入了左右為難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