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社認為,高寒只是說出了一些早已被專業人士所心照不宣,但卻沒人敢公開說出的事實真相,呼籲足協、各界和球迷都對高寒給予更多的耐心和期待。
“國足沉痾已久,病根深種,想要起死回生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高寒上任後的兩場比賽,讓我們看到了希望,但我們也從高寒身上看到了國足跟亞洲強隊之間的差距,更不用說是世界強隊。”
“我們不做穿著新衣的皇帝,中國足球沉淪至今,我們一直都在尋找病根,而高寒這一番話,恰恰證明瞭他是一位非常高明的醫生,他看出了病症,也正在努力對症下藥。”
“有句話說得很對,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我們不可能要求高寒在短時間內,讓沉痾多年的國足藥到病除,但我們完全可以期待,在高寒的執教下,國足煥發生機,崛起於世界強隊之林。”
……
除了黨刊和中華社外,國內諸多知名媒體也都紛紛報道和關注國足晉級十二強賽。
在一夜之間,全國陷入了狂歡。
有媒體評論,從四十強賽到十二強賽,這不過是亞洲足壇按部就班的一小步,但對於中國足球來說,卻是自二零零二年後歷史性的一大步。
最被人贊譽的是,在高寒執教球隊之後,剩下的兩場比賽裡,不管是在場面還是過程,或者是最後的結果,都讓人看到了一支前所未有的,嶄新的中國國家隊。
一份資料也被所有媒體記者所津津樂道,那就是在兩場比賽裡,第一場打馬爾地夫就不用說了,中國完全是壓倒性的優勢,而第二場打卡達,國家隊的控球率也達到了百分之六十三,這是一個無比驚人的數字。
在跑動距離方面,兩場比賽全隊跑動距離下來,足足比對手分別多了十五公裡和十七公裡,這被看做是國家隊強勢完勝對手的關鍵。
但也有許多媒體報道和點評高寒和鄭志的言論,做出警示,認為晉級十二強賽值得狂歡,但所有人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必須要冷靜而理智。
……
……
三月三十日中午,北京首都機場。
從早晨開始,機場內就聚集了人數越來越多的球迷,他們整齊有序地守候在機場內,等待著傳聞中即將返回北京的高寒的出現。
當機場廣播傳來,從西安飛到北京準時抵達首都機場的時候,現場頓時一陣歡呼沸騰。
所有前來接機的球迷都紛紛前往接機口,很快就聚集了起了過千名球迷的大陣仗,著實讓機場地勤人員都嚇了一跳,不知道還以為是哪位超級巨星要來呢。
一大聽說是高寒,再加上現場人數眾多,機場方面立即做出了安排,維持現場秩序。
果然,沒多久,高寒就施施然地走出了接機口。
在打完對陣卡達的那一戰後,國家隊當晚就連夜解散,很多國腳甚至是連夜從西安飛回俱樂部報道,而高寒給他們每人的臨別贈禮就是一份中卡之戰的總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