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卻是故作一臉得意洋洋的表情,彷彿是在說,難道你不知道本大仙能掐會算?
林夏瞧見了,噗嗤一聲,登時就失笑了。
“對了,我爸和我媽在問,我們什麼時候回北京?”林夏一邊跟兒子親暱,一邊問。
“過幾天吧,我在等馬德裡那邊的訊息。”
兩天前,曼城就已經開始解散放假了,所有的球員要麼去參加國家隊的比賽,備戰世界盃,要麼就是開始休假,高寒自己也已經休息了兩天。
不過,習慣了緊張的賽季生活,突然間閑下來,確實挺難受的。
但這種舒心的日子也過不了幾天了。
馬德裡那邊,中國城的新球場第一版規劃設計這幾天就出來了,高寒肯定要過去看看的,而中國那邊也同樣事情不少,尤其是北京中國城青訓中心的事情,高寒肯定要親自回去看看,尤其是天才日選拔,更是頭等大事,不容有失。
今年夏季,高寒還特地多攬了一份工作,那就是給衛報的專欄寫稿。
這倒不是高寒貪那一點點錢,而是因為格林·沃爾德促成了林夏的公司跟衛報、泰晤士報等幾家權威媒體在新聞方面的合作,高寒投桃報李,肯定要在專欄方面更加積極一些,畢竟今年夏季是世界盃,四年才一次。
根據格林·沃爾德給出的資料,高寒現在不僅是英國稿酬最高的專欄作家,而且在定期給衛報寫稿之後,每逢有他的專欄,衛報的銷量都會比平時高出一大截,足見高寒在英國的影響力和關注度。
有鑒於此,所以衛報的世界盃專題就是以高寒的專欄為重點,甚至他們願意免費提供機票、差旅費和其他各項費用,讓高寒到南非去現場觀看比賽。
本來天空電視臺也是重金邀請高寒作為解說嘉賓,進行比賽的現場解說,但後來考慮再三,高寒還是婉言謝絕了,他更希望留出更多的時間,陪著妻兒到處旅行。
他和林夏可都還沒去過非洲呢。
就在兩人商量著非洲旅行的事情時,高寒等待多日的電話,終於來了。
……
……
“非常高興能夠見到你們,李副總師、赫爾佐格先生,德梅隆先生。”
第二天早晨,高寒在馬德裡南郊的中國城訓練中心的高階會議室,接待了從瑞士飛來的新球場的設計團隊,同行的還有他們精心設計的了數月的作品。
“我們也是。”
彼此都是在各自領域中赫赫有名的人物,所以剛見面時都很有禮貌的客氣寒暄。
高寒在執教拜仁慕尼黑期間,跟赫爾佐格、德梅隆兩人有過一面之緣,說起話來也就少了幾分生疏,而當高寒贊賞起安聯球場時,這兩位建築大師對他的印象登時又拔高了幾分。
“說實話,那是我們在體育建築方面的一次巔峰之作,哪怕是到現在都還沒能超越。”赫爾佐格很是誠懇地說道,但很快又話鋒一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