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攻?”
“對,加強中前場的進攻,例如換上阿爾沙文,加強中前場的拿球進攻能力。”
“這個倒是可行,馬斯切拉諾回撤後防線,曼城中場的防守厚度恐怕……”
就在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討論著的時候,一直都閉目養神不說話的弗格森卻突然搖頭道:“這根本不可能!”
不可能?
所有人都奇怪地看向了弗格森,只看到蘇格蘭老頭緩緩地睜開了雙眼。
“你們的思維邏輯跟斯科拉裡很像,還是停留在以往的經驗當中,根本沒有看透高寒的戰術,如果換上了阿爾沙文,以俄羅斯人在防守端的投入,切爾西恐怕會死得更慘,最起碼不會好過上半場。”
眾人面面相覷,不明白弗格森這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弗格森見了,又是輕輕一嘆,有些無奈,因為他很清楚高寒的理念到底有多超前。
“這些年來,歐洲足壇但凡強隊,都渴望在中場擁有一名類似於埃辛或者是馬斯切拉諾這樣的專職防守球員,以鞏固中場的防守硬度,發揮保護中場和防線的作用。”
眾人都齊齊點頭,幾乎所有的球隊都這樣,尤其是在英超。
“但你們想過沒有,高寒這些年來正在不斷地嘗試,削去一名專職防守的中場球員。”
弗格森這麼一說,眾人想了想,不免都有些明悟了。
高寒執教馬德裡競技的時候,拖後是哈維·阿隆索,可中場也有馬科斯·塞納這樣的中場,到了切爾西,同樣也有馬克萊萊這樣的頂級後腰。
只不過,不管是馬科斯·塞納還是馬克萊萊,他們都有不俗的拿球和出球能力。
但在切爾西之後,高寒休息了一年,據說在那一年裡他很冷靜地思考了未來的足球趨勢,複出之後,執教國際米蘭的時候,三中場是坎比亞索、貝隆和菲戈,坎比亞索單獨拖後。
還記得當年,很多人都懷疑高寒的這套三中場組合是否能夠奏效,擔心分分鐘被人爆掉,可結果,事實證明,這一套組合非但沒被爆掉,反而為國際米蘭贏得了一切。
如果說,國際米蘭時期還有一個黑又硬的亞亞·圖雷的話,那麼到了拜仁慕尼黑,他似乎在更進一步,改造了原來的邊路球員施魏因斯泰格,引進了莫德裡奇,提拔了比達爾。
而這三個人裡面,比達爾的活動範圍相當靠前,作為一名後場的多面手被引進,結果卻被高寒用成了前場的進攻手,讓智利中場一舉成名。
有訊息說,桑切斯之所以會接到高寒電話後,毫不猶豫地選擇加盟曼城,就是因為比達爾不止一次在他面前誇獎高寒,讓桑切斯怦然心動。
可是如今,在曼城,高寒更是將這一切推到了一個更高點。
哈維·阿隆索、大衛·席爾瓦、莫德裡奇和卡卡,沒有一名專職的防守球員,甚至可以說,他們全都是攻強守弱的進攻球員。
可如此一來,曼城要如何保證中場的防守呢?
回想本賽季的前面幾輪聯賽,曼城的防守一直都很穩固,甚至還曾經有人批評過高寒是保守的一比零主義,指的是曼城的進攻,而不是防守。
弗格森留意著助手們的神色,看到他們都若有所得後,這才深深嘆了口氣。
“相對於現在歐洲頂級聯賽的主流打法,高寒的防守理念明顯更上一層,他所追求的是到位率,不管是進攻還是防守,他都要求每一名球員能夠及時地跑到最應該出現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