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馬斯·圖赫爾來到拜仁慕尼黑兩年了,一直都居住在南郊的這座小城裡。
雖然這裡的房價並不貴,以託馬斯·圖赫爾的薪水,完全支付得起,但他並沒有買房,而是選擇租,因為他總覺得自己並不屬於這裡。
兩年了,他在拜仁慕尼黑幹得不錯,一切都好,可就是在情感上始終無法融入其中。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所有出入在拜仁慕尼黑俱樂部的,幾乎都是德國乃至歐洲首屈一指的球星,俱樂部的名宿隨便挑出一個來,都是歐洲級球星,可他呢?
職業球員期間的圖赫爾,名不見經傳,根本毫無履歷可言。
歐洲足壇是一個講究排資論輩的地方,德甲足壇尤甚,圖赫爾心裡明白,自己作為高寒的助手,一切都無所謂,可在挑選球隊主教練的時候,他們從來都不會考慮一下自己。
因為在拜仁慕尼黑這樣的豪門,有的是名宿接手球隊。
例如最近有訊息說,一旦高寒離隊,前德國國家隊主教練克林斯曼很可能接手球隊。
而如果高寒真的離隊,那圖赫爾也必須為自己的將來做出選擇。
留在拜仁慕尼黑?還是離開?
他跟布埃納文圖拉和塞爾吉奧·加西亞等人不同,他們是高寒的嫡系團隊,在一起配合多年,圖赫爾是拜仁慕尼黑配備給高寒的助手,雖然高寒一直都對他十分信任,並且給了他相當多的幫助,但也一直到坎塔雷羅離隊後,他才被扶上了首席助理教練的位置。
有的時候,他也清楚,自己現在的處境是最尷尬的。
或許,他將來有一天能重返拜仁慕尼黑,但那一定不是現在。
而且肯定不再是助理教練。
今天早晨,郵箱裡的報紙多了一份。
圖赫爾有些奇怪,除了他平日裡的圖片報外,還多了一份紐約時報。
怎麼回事?送錯郵箱了?
圖赫爾抬起頭,看向了隔壁庭院的房東,後者正朝著他呵呵直笑。
“注意看看頭版。”說完,房東老先生轉身回屋,留給他一個瀟灑的背影。
圖赫爾看到頭版時,眼前不由得一亮。
歐冠決賽即將開始,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所以,作為全世界舉足輕重的一份報紙,紐約時報也專門以此作為主題,邀請了五名歐洲頂級的足球媒體人,連續三天用大篇幅進行這一場賽事的前瞻和分析。
今天,頭版頭條登出的就是他們的開篇,主帥之爭。
為了配合這個主題,所以紐約時報也精心挑選了兩張非常有代表性的照片,高寒和弗格森相對而立,眼神都非常犀利地盯著對手,充滿了殺氣。
這讓圖赫爾看得不由自主地失笑。
他是為數不多親眼見過高寒和弗格森私底下交情的人,他知道,這樣的場面是絕對不可能會出現的,兩人的交情比外面所有人想象的都還要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