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也苦笑著搖了搖頭。
或許是物極必反吧。
當初中國城青訓中心專案落地大興後,引起了國內媒體和球迷的關注,大為振奮,可漸漸地,就開始有人提出了異議,認為中國城青訓中心是高寒的斂財之道。
尤其是在高寒宣佈執教拜仁慕尼黑後,又開始有球迷受到外國小報媒體的誤導,以為高寒在歐洲快混不下去,所以才會被迫去執教一支連歐冠聯賽都打不了的拜仁慕尼黑。
於是,很快,網路上就出現了一股流言,說高寒在歐洲快不行了,所以就趁機成立青訓中心,打算藉此機會在國內斂財。
當然,絕大部分網民是不相信這種言論的,可總還是有一小部分市場。
陰謀論嘛,總是無所不在。
“錢,基本上都已經到位了,工程質量你一定得給我抓好。”高寒謹慎地提醒道。
向天鳴鄭重其事地點頭道:“放心吧,老大,我接下來一定會死死釘在這裡的。”
“另外,球衣和裝置贊助合同給了耐克,但我們接下來還會在胸前廣告、球場廣告等其他方面招商,這一塊也要注意,但有一個原則你要記住……”
“我知道,專注於足球嘛!”向天鳴笑道。
“記住就好。”
對於向天鳴,高寒還是十分信任的,他也相信這名鐵杆球迷肯定不會辜負自己。
網路上部分人對他的懷疑,他一點都不生氣,只是有些委屈,但他不會因此就放棄自己的夢想,甚至他會更加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因為他要用實際行動去證明給所有人看,他是真心實意地想要幫中國足球做點事情。
但這一條路,並不好走。
“走,陪我喝點東西去。”高寒用力地搭著向天鳴的肩膀,挾持他就往外走。
……
……
中國城青訓中心的開工儀式,很快就透過電視臺、報紙、網路和雜志的傳播,傳遍了中國各地,所有球迷都對專案的動工感到振奮。
尤其是當他們看到高寒的採訪,獲悉中國城青訓中心的各種軟硬體設施,都紛紛感嘆於歐洲職業青訓的正規和先進,尤其是對文化課程的重視,更是打消了很多家長們的猶豫。
在報道推出後不到三天時間,中國城青訓中心位於北京的辦公室電話,幾乎被來自全國各地的諮詢人士給打爆了,他們紛紛想要了解青訓中心的選材標準,以及天才日活動的具體情況,想要報名參加青訓選拔。
甚至在幾天後,高寒剛剛返回德國慕尼黑,就接到了向天鳴打過來的訴苦電話。
“老大,那個家夥太不像話了,直接把賓利開進了我們的工地,一下車就跟我說,學費多少不重要,他堅信自己的兒子是個足球天才,無論如何都要我把他介紹給你,還說他兒子以後一定能為中國足球殺入世界盃。”
高寒接到電話後,當場就傻眼了。
我的媽呀,這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