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德裡奇肯定佔據其中一席,另外兩個位置,拖後組織者暫時考察的是施魏因斯泰格,但另外一個位置就需要一名能夠中前場持續施壓對手,覆蓋面積較大的球員,起到平衡中場的作用,但同時傳接球能力也不能弱。
暫時來看,範博梅爾會首先考慮,比達爾也在高寒的選擇範圍之內。
“在參加世青賽的球員沒有歸隊之前,我們就暫時採取比較保守的打法,裡貝裡回去踢右路,羅本繼續打左路,拉姆還是出任左後衛,右後衛的話,格利茨、萊爾、博阿滕都能夠勝任,而克洛澤出任前鋒。”
高寒的這一提議也得到了在場眾人的認可,應該說這算是比較穩妥的做法。
“不過,這一段時間,一定要盡快把整個中場磨合成型。”
不管兩條邊路的打法怎麼調整,怎麼變,中場的思路是不會變的。
……
……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領隊內林格注意到了一個非常明顯的變化。
在每天例行的分組對抗訓練中,高寒先是用拉姆出任後腰,這不僅讓場邊的他感到意外,就連拉姆自己都大感費解,但也還是按照高寒的安排去做了。
有趣的是,拉姆竟然還真的幹得不錯。
可奇怪的是,第二天高寒就改變了主意,把拉姆放回到了左後衛的位置上,轉而讓施魏因斯泰格出任後腰,跟範博梅爾和莫德裡奇組成三中場,並且沒再變動過。
作為中場多面手,施魏因斯泰格幾乎打過中場的所有位置,但就是沒有打過拖後,因為他之前一直都是進攻球員,所以不可避免地就帶著很強烈的向前慾望,這讓他開始在訓練中頻頻收到了來自高寒的提醒,甚至頻頻中斷比賽,反複提醒,有時候還忍不住自己上前去示範。
除了中場外,後防線也有一大變化,就是胡梅爾斯竟然成為了雷打不動的主力。
盧西奧、範比滕、德米凱利斯、博阿滕……
中衛搭檔輪流換,可胡梅爾斯卻始終被高寒安排在主力位置。
內林格到底是職業球員出身,他很快猜出了高寒的意圖,那就是胡梅爾斯的傳球能力。
很快,中衛的主力搭檔就確定了下來,胡梅爾斯搭檔盧西奧。
在多瑙厄申根的最後三天時間裡,高寒開始重點磨合球隊的陣型和戰術,尤其是中後場的傳接球配合,他是反複演練,反複叮囑,尤其是對於施魏因斯泰格跟胡梅爾斯。
很明顯,他們是整個中後場傳控體系中的薄弱環節。
一個是剛剛換到陌生位置,一個則是剛剛被提拔到一線隊,出任主力中衛。
但內林格還是看出了很多高寒跟以前拜仁慕尼黑主教練不同的地方。
例如,以前不管是希斯菲爾德還是馬加特,都是收回來打,有點被動反擊的意思,可現在高寒卻是要求主動壓上去,依靠中後場的傳控來壓制對手,撕開防線,展開進攻。
至於具體實戰效果如何,還得經過比賽來考驗。
而高寒所面對的第一場挑戰就是德國聯賽杯。
首場對手,雲達不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