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過去這些年義大利青訓的常態。”
“那就是整個義大利從青訓到選材,都有問題,都誤入歧途了。”
高寒的這句話,讓法切蒂真的是無言以對。
事實上,過去這幾年,義大利的青訓確實沒有再出現過什麼像樣的人才,唯一比較拿得出手的就是卡薩諾,但這名球員的乖張性格人盡皆知。
就算是在聯賽裡,年輕球員的表現也同樣沒有太令人信服的實力,例如佛羅倫薩的帕奇尼和蒙託利沃,雖說被炒作得厲害,但也同樣達不到令人期待的水平。
“其實吧,青訓人才的湧現往往都是一批一批的,有高朝也有低谷,過去這幾年,義大利的青訓確實相對於九十年代是處於低谷期。”法切蒂嘆道。
高寒搖頭笑了笑,“你說得對,青訓不僅有高朝和低谷,而且有嚴重的滯後性,他是為職業聯賽服務的,培養一名球員又是動輒幾年,甚至十幾年的一段過程,但職業足壇的技戰術始終都在快速的進步,每隔幾年就會迎來巨大變革。”
“那麼,以義大利的這種青訓方式,等到培養出來的球員上了一線隊,就會發現嚴重跟不上當下主流技戰術的發展,他們不僅技術功底不夠硬,腦子裡那些多年來教練們所灌輸的戰術理念也完全脫離實際,這讓他們如何表現?”
在高寒看來,青訓是為職業聯賽服務,培養球員的方向一直都很明確。
所謂的人才輩出,可能是因為正好那一波青訓聚集了一批青年才俊,踢出成績,引領了技戰術風潮,或者是符合當時的技戰術特點,所以就顯得人才輩出。
但問題是,以職業聯賽的變革速度,長則三五年,短則一兩年,很快就會有球隊研究出剋制你這一套技戰術特點的全新戰術,並且逐漸推廣,很快,原本引領風潮的這一套技戰術打法就會玩不轉了。
如果,青訓還是按照原來的方向和方法去培養球員的話,那麼很快的,新一批出來的球員就會發現,他們很難再取得好成績,甚至在職業聯賽中很難立足。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從薩基時代開始,義大利的青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卡佩羅調教下的ac米蘭青年隊人才輩出,並且在九十年代達到了頂峰,義大利的青訓在那些年也是備受推崇,可到了現在呢?”
“現在的歐洲主流聯賽的比賽節奏越來越快,西甲和英超都有這樣的趨勢,而我們都知道,比賽節奏越快,對球員的技術功底的要求就越高,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在其他聯賽看起來技術能力很出色的球員,到了西甲和英超就顯得很粗糙的原因。”
“甚至不用說其他聯賽,就說意甲,以過去這些年,意甲技戰術水平的發展,青訓培養出來的球員,都跟不上聯賽的要求,所以才會顯得本土人才凋零。”
話題逐漸擴散,已經從原來的國際米蘭選材標準,到意甲其他球隊選材的問題,再到現在義大利青訓的問題,早已超出了原來的討論範圍了。
可眾人對於高寒的這一番話,卻很難提出反駁。
因為他說的就是現在義大利足壇的實際情況。
“那……你有什麼對策?”莫拉蒂關心地問道。
高寒點頭道:“很簡單,按照當下歐洲比較先進的青訓理念,先難後易,先內後外。”
“什麼意思?”莫拉蒂和法切蒂都好奇了。
“技術是最難的,因為它需要長時間日積月累的雕琢,同時還要從小就培養球員在比賽中自由發揮,嫻熟的運用技術,讓他們從小就加強自身的技術能力,強大他們自己。”
“等到十五六歲之後,技術基本成型了,再開始重視培養他們的身體對抗能力,灌輸當下的戰術知識,提高他們的戰術素養,進而讓他們在兩三年後開始進入職業賽場。”
打鐵還需自身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