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院,掌院小築。
鄒明泉率隊返回,氣憤得一拳打碎了石桌。
右帥寇準,雖非鄒氏族人,但,近些年在鄒氏的活動拉攏下,已經開始向著鄒氏偏移。
當初舉薦鄒子英升任校尉職務,就是一個標示。
是其投誠!
只是,趙忠仁沒有同意,舉薦被擱淺。
所以,多年來,寇準早已被打上了鄒氏標籤,在鄒氏陣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如今被強勢調動,且在鄒氏多番周旋下被調走,背後預示著什麼,不言而喻。
“趙忠仁啊趙忠仁,還真是迫不及待了呢!”
鄒明泉一臉冷怒,事到如今,傻子都看得出來,趙忠仁已經在針對鄒氏。
偏袒樊明宏,強勢調動寇準,種種態度,都已經透露出一切。
如今沒有明言,無疑是忌憚鄒氏老祖宗,尚需留有餘地。
在鄒明泉身旁,寇準一身甲冑,佩刀而立。
他中正的臉頰佈滿陰霾,平直眉深沉,看起來十分沉肅難看。
此時此刻,他的心情,無疑很糟糕。
淪為了政治犧牲品,成為了鄒氏和趙忠仁交鋒的棋子。
一代宗師,卻無力自主,換誰恐怕都很難釋懷。
一路走來,他沒說話,隨同在鄒明泉身旁,沉悶得可怕。
鄒明泉察覺到寇準的心情,強壓下不滿,漸漸平靜,道:“寇兄勿憂,此番,老夫必不會讓你受委屈。”
寇準沒有說話,只是摘下了虎頭金盔,露出斑白的髮絲,一臉沉肅的搓了搓臉頰。
飽經風霜的臉,長著熙熙攘攘的褶皺,看起來十分滄桑。
寇準貧苦出身,祖輩三代都是山村貧民。
因其奮發圖強,不甘天命使然,少年時勇闖禁地,偶得強者殞落後遺留的秘籍,從而開啟修煉之路。
百年歲月,飽受風霜,得以成就宗師。
他一生困苦,履歷艱難,倍受挫折,見慣了是是非非,大起大落。
所以,他比其他人,更渴望安寧。
因此,在鄒氏多番拉攏,示好的誘惑下,漸漸靠近鄒氏。
畢竟,鄒氏聲威在外,底蘊深厚,勢力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