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場之人,有幾人沒有親人父母?
如今,出別故土,遠赴邊關,生與死尚且難定。
誰都不清楚,這一去,是否還有歸路。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如今的狀況,正是這首詩最完美的體現。
而這樣的景象,並不只是發生在軍武學院,神州大陸,各方城鎮之間,許多普通人家,貧民百姓之間,都是陸續上演著。
許多壯年人物,都是放下了耕鋤,拿起了弓箭,破矛,衝出了家門。
異族進犯,天下不安。
尋常百姓,普通農家,皆都深感驚惶。
特別是西南地區的百姓,靠近義城,兩界山的平民,最是惶恐。
因為一旦異族衝進神州,最先受到威脅的,便是這些地區的百姓。
所以,這些地區的百姓,最是善戰,也最勇毅,最是積極響應號召,為民族存亡而戰。
一方鄉土中,一家破舊的竹草小院內,一位老嫗坐在輪椅上,含著淚看著跪倒在她面前的壯年男子。
男子一身獸皮大褂,孔武有力的身材肌肉壯碩,顯得生猛有威。
在男子的左右,放著一面生鏽的鐵盾,以及一杆鈍角的長矛。
小院四周,彙集著不少樸實的村民,簇擁在院落周邊,安靜地矚目著跪伏在地的壯年男子。
男子雙膝跪地,向面前輪椅上的老嫗重重地叩了三個響頭。然後,才直起身來,看著面前的老嫗,道:“娘,兒要走了。異族牲畜肆虐邊關,我們的土地家國正在飽受摧殘,神州的安危,百姓的生命,都在遭受威脅。所以,兒要去邊關,接替父兄的遺志,殺異
族,護疆土,衛家國,佑天下。”
“娘,兒不孝,恐怕沒機會為您送終養老,您別怪孩兒啊。若由異族牲畜踏破邊關,衝進神州,必將家國不寧,天下不安,民族不存,兒與您都要被異族鐵騎踐踏,生死難存。”
“兒今獨去,獻有用之身,盡肝膽之力,合天下之兵,誓死扞衛邊關,驅逐異族牲畜,方可保您後世平安啊。”
“只是,兒分身乏術,忠孝不能兩全。今日一去,娘您將受苦,孤獨無依。兒痛心疾首,卻仍難駐留,唯有跪請孃親大人,保重身體,勿要操勞,勿要為兒憂心。”
“娘啊,若您百年歸天,兒無法及時歸來,您一定要託父老鄉親,為兒留個口信。待兒有生之年歸來,再去您墳前結廬而居,叩請您老原諒不孝兒的苦衷。”
說到此處,壯年男子聲音都是哽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