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孫逸兩世為人,都忍不住被激起了幾分桀驁。
更何況宇文恨年少成名,萬眾矚目,備受期待。
從小到大,都是處處爭先。
如今遇到了可以比肩的人物,心底難免會生出幾分優越。
要說對方沒有爭鋒之意,那麼,他便不會這麼堂而皇之,眾目睽睽之下走過來交流。
之所以這樣走過來,引起一片注意,其目的,便是借勢。
借天下之勢,鎮壓孫逸的氣勢鋒芒。
世人皆知宇文恨的名聲和背景,且對宇文恨的聲威耳熟能詳。
孫逸即便足以與之比肩,但終究是後起之秀,成名晚於宇文恨。
二人站在一起,自然而然,毫無疑問會被世人用來比較。
所以,宇文恨不需要太多言語,只要往孫逸面前一站,世人便自然而然會被他所用,對他們之間的強弱有個判斷。
宇文恨成名更早,無疑會更被看好。
孫逸雖然揚名,但終究還沒做到天下皆知的地步。
所以,許多人對他不太瞭解,感觀評判之時,多少都會受到第一印象,以及外部表現所影響。
比如,修為。
這樣一來,孫逸不及宇文恨的印象,便被烙印在了人們的潛意識之中。
這樣的意識生起,便會產生輿論與氣息交感,從而對孫逸心生輕視。
若是孫逸意志不堅,膽氣不足,便會被人們的印象所影響,對自己產生質疑的念頭。
從此以後,遇到宇文恨,便會產生一種不自信的念頭。
俗稱,自卑。
一旦自卑的念頭產生,那麼,以後彼此遭遇,孫逸的氣勢,定然會被宇文恨處處壓制。
而這樣的局面,便是宇文恨想要的。
他孤身一人,特意走過來交流幾句,其目的,便是想要達成這樣的局面。
而看周圍人群的態度,他的目的,似乎已經達成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