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吾族態度誠懇,再以開恩令向酒神山求情,宗祖必然會被輕赦。但是,就怕這次事情的背後,非是酒神山主導啊。”
一位凌家老者開口,道出憂慮,引發一片嘆息。
顯然,凌家上下皆是明白,這次錯誤的背後原因。
凌安命之危機,並不是得罪了酒神山。
危機源頭,還是與孫逸息息相關。
“哼,我偏不信,孫逸有天大的能耐,能夠主導酒神山的意志,能讓酒神山為他所用。”
有人表示不屑,對孫逸嗤之以鼻:“他之所以狂悖張揚,不外乎是仰仗酒神山。若是吾族說動酒神山,他區區孫逸,算是個屁?”
“不錯,此言有理!”
頓時,有人附和,響應這種說辭:“孫逸資質卓絕,潛力無限,深得酒神山看重,這不為過。但是,吾等得清楚前提,酒神山重視孫逸,這是孫逸仰仗酒神山,而不是酒神山仰仗孫逸。”
“所以,吾族以開恩令求情,說動酒神山,孫逸即便不服不願,也無法改變酒神山的意志。”
“人族校尉?嗤,真當自己是個人物?”
開恩令,乃是千年前,人族成功驅逐異族之後,眾神為凌家先賢頒發的一枚獎章,以彰顯凌家祖輩為人族立下的赫赫功勳。
昔年,眾神曾言,但凡嫡系後輩有過,只要非叛逆人族之罪,持開恩令,可減輕刑罰,寬恕罪責。
說白了,開恩令,便是一塊免死金牌。
這便是凌家胡作非為的底氣,敢當眾鎮殺孫逸的依仗。
提及開恩令,凌家眾高層無不臉現驕傲,一臉自豪。
這枚令牌,關乎著凌家祖輩榮威,是凌家聲威最高象徵。
“言之有理,甚是有理。”
一些凌家高層紛紛附和起來,贊同著前者所言。
“凌家祖輩榮威無量,即便時隔千年,也不可磨滅。酒神山料想,不得輕怠,不敢坐視。否則,必會寒了英雄之心。”
一位凌家老人拍手讚道:“凌家只要眾志成城,酒神山定然會考量一二。到時候,不怕孫逸搗亂,區區一個人族校尉,不足為慮。”
“就算酒神山有意調停,顧念孫逸體面,吾族便以人道主義,及博愛天下的胸懷,給他一些補償即可。”
“只要許以重利,孫逸一介豎子小兒,焉能不答應?”
老人的話,引得一片叫好。
“叔祖所言甚是,區區孫逸,不值一提。不過是黃口小兒,若不是仰仗酒神山的重視,吾族足以將他玩弄股掌之間。”
一位凌家中年男子拍手叫道:“再說,吾族與他的恩怨,不過是起於天佑與何浩之過節。起初吾族判斷有誤,留下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