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嗣的事已經給趙禎造成了極大的心理負擔,他也想早日解決這個問題,因此他想了想說:“既如此,除了李不棄外其他人先退下吧。讓太醫們來。”
畫師們帶著一肚子的疑惑退了出去,時刻值班的太醫緊急被宣召了來,趙禎便問:“李不棄,你說要給朕把脈印證你的判斷。卻不知你現在有什麼判斷?”
李不棄說:“小子看陛下面色猜想是陛下氣血不旺,所以耽誤了子嗣。”
一個太醫聽了黑著臉說:“若是陛下氣血出現虛象,我等自然會以藥石調理。現在陛下氣血調和,並無不妥。”
李不棄向這位太醫笑笑說:“小子剛才對陛下說相信有諸位國手在側,陛下定然不會有疾患。氣是否虛大多是相對血來說,血是否虛大多是相對氣來說,因此氣血調和也有不同。氣旺血旺也是調和,氣弱血弱也可調和。但是對求子來說卻是氣旺血旺的調和為好。”
現在他開始胡扯了:“人得子皆是無中生有,自然要得陽氣生髮才行,氣血旺盛則為陽,氣血弱則為陰,自然是氣血旺盛更容易生出孩子。醫書中也說氣血弱者便少子。而且男孩兒為陽,女孩兒為陰,要想得男,更要氣血強些才好。”
聽著好有道理的樣子。趙禎不由看向也是一臉懵圈的太醫,年紀稍大的那個太醫不得不站出來:“臣以為他這麼說也有些道理。”
生個男孩兒繼承大統對大宋,對趙禎實在太重要了。趙禎不再猶豫:“如此你便給朕把脈,看看真是是陽的調和,還是陰的調和。”
太醫也是滿心好奇,連忙把脈枕放在桌上,待趙禎把手腕放上,李不棄便上前來伸出三根指頭輕輕搭上寸關尺脈,靜靜體會片刻,還稍稍用力按了按。看到李不棄三個指頭絲毫不差地找到寸關尺,三位都微微點頭——這個小子是懂行的,不像是裝出來的。
李不棄穿越前上大學時學的是製藥,但是也跟著中醫系同學學過把脈,那水平診病不夠,但是初步判斷身體強弱還是可以的。把手從趙禎的手腕上拿開後他退開兩步躬身說:“陛下,小子已經確定,陛下氣血雖然調和,但氣血卻在中人之下。因此小子以為陛下子嗣艱難便是因此。”
趙禎便問:“那麼你可有什麼方子讓朕氣血強壯起來?”
李不棄說:“小子不會開方子,但是也可以想些別的辦法。若是陛下不介意,小子想先請陛下跟著小子作幾個動作讓小子看看。”
趙禎好奇的問:“什麼動作,可很難?”
“不難。陛下跟我作就是。來,先這樣抬起腿……”
幾個動作作下來李不棄就完全確定了這位皇帝是個極度缺乏鍛鍊的人,其實這一點在這次進宮之前他就猜到了,讓皇帝跟著作動作只是故弄玄虛。記得穿越前在小說裡見到地主家的少爺從小就戴上紅帽頭,穿上長袍馬褂,那麼作為天下第一大地主的皇帝更是應該端莊嚴肅給天下人作表率了,跑啊、跳啊什麼的這樣輕佻的動作肯定是不能有的。趙禎十二歲就登基了,他的老師都是大儒啊,怎麼會讓趙禎象一個小孩子一樣正常生活呢?估計趙禎都已經忘了跑和跳是怎麼回事了吧?
在皇帝和趙禎狐疑哦目光中李不棄說:“陛下,小子已經知道陛下為何氣血偏弱了。只是藥石卻無法強化陛下氣血。陛下要作的只是多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