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蕃戒,後來也出山,投奔於當時的權勢極大的海通和尚。
並不是每一個和尚意志都如海通一般堅定。
當時的蕃戒初出茅廬,當人得知他是海通和尚的師弟後,便暗地裡各種奉承鼓舞。
意思很簡單,讓蕃戒想辦法奪了海通和尚建造大佛的位置。
蕃戒當時雖然初出茅廬,雖然被紅塵誘惑,不過卻也沒有絲毫要害師兄的心思。
直到後來兩人一次聊天。
海通和尚自然是清楚蕃戒被其他人鼓舞誘惑的事情,不過蕃戒非但沒有唄誘惑,反而義正言辭的拒絕,這讓海通和尚寬心了不少。
海通後來找到蕃戒道:“師弟,紅塵險惡。”
這本是想點醒蕃戒。
不過蕃戒早就迷戀了紅塵,不願意害師兄,是因為兩人感情深厚的緣故。
蕃戒回道:“師兄,為何出家人就不能入紅塵?這財富在你手中,用來接濟世人,也好過修這麼個玩意。”
海通說:“大佛用來鎮壓水患,本就是為了救濟世人。”
蕃戒說:“這麼個石佛,早晚得坍塌,又有何用?”
海通聽聞直覺蕃戒說得有理,不過他非但沒有放棄修建大佛,反而四處尋找得道高僧,在大佛內部建造了這四十九個暗室,想要用這些高僧保大佛萬年不腐。
恰好唐代崇佛,舉國之力,這才湊齊四十九位得道高僧。
這本意雖好,可到了蕃戒心中,又成了另外一回事。
蕃戒認為海通假公濟私,用如此多的鉅款修這麼大的佛像,就是為了給自己弄一個豪華的墓室。
因為這事,蕃戒和海通徹底鬧崩,隨後蕃戒被海通趕走。
蕃戒非但沒有悔改,反而修起邪佛法。
佛法修來世,邪佛法修現世。
蕃戒認為,來世自己是什麼樣,跟自己有什麼關系?活好現在,才是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