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唐朝好舅子> 第1000節 大唐又多一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00節 大唐又多一寶 (2 / 2)

作為各商會目的很簡單,他們不是沖著牛痘來的,而是為了他們各自商會下工坊的穩定生産環境。

長期不公平的待遇,而且差距過大的情況下,讓外籍低身份的人群已經産生了不滿。

特別是,長安城買房貸款、醫療減免、免費蒙學、基本衣料補貼、毛線補貼、冬天的青菜補貼等等。

這讓外籍工匠的生活成本與普通唐人工匠的近一倍,所以他們借這次種牛痘福利不給他們,而給各工坊主施壓,工坊主們又到了商會,商會又相互聯合開會。

柳木回城的時候,請願的人無數。

眼下有談的機會,商會就派人請來請願。

“這事,長安府不管、戶部不管?”

“回駙馬的話,我們已經三次遞書,這事非一個衙門口就能作主的,原本計劃依大唐律向尚書省與內閣的半年民議遞書,但民議上書已經堆積如山,小民不敢自認我們這些事就是大事,也不敢去遞太極殿民書。”

柳木側身打聽了身邊的人。

身邊的護衛說道:“回郎君的話,內閣有一個名為民意廳的地方,不僅是有長安的,每天還會有來自天下各州縣送來的一些上書,確實是堆積如山。”

“民意就這麼多?”柳木有些不相信了。

“這個就不知道了。”護衛又沒有看過民意廳的內容。

倒是那位年長的商會代表上前說道:“駙馬,小民倒是知道一二。”

“你說。”

“就小民所知……

這商會代表一口氣就說了幾十條,這很顯然就是大唐皇帝李世民廣開言路的善舉,小民倒是什麼事都敢說。

往大了講,有士子上書,茂陵失修……

有驛兵上書,建議在某處增加一座橋梁……

往小了講,有百姓上書,某某兩村為爭水打架,這非是不遵唐律,而是有百年恩怨等等……

長安周邊的都直接往長安城民意廳送,有其他州府的,縣裡都自行先處理一部分。但凡需要再往上請示的,就每五天打一次包,將沒處理過的往府衙送,州府處理不了就往各道大總管府送,然後再送到長安來。

商會的老者講完,柳木大概就明白了。

怪不得說商會老者不敢說自己的大事,因為各地送來的都至少是州府處理不了的事情,要不就牽扯到撥款,要不就是與律法沖突卻各乎人情等等。

“此事我收下了,我會親自上書給內閣,請回去安撫各工坊工匠,會有一個結果。”

“謝駙馬。”

眾商會借機提出不少事情,也有想代理痘苗的,也有申訴某個行業稅收太高的,還有一部分是為其他各坊申請免費種牛痘的等等。

柳木一一作了解答之後這才召見波斯人與阿拉伯人的代表。

這兩邊代表倒是隻為一件事,就是種牛痘,他們兩族的國土上因為天花已經死了不知道多少人了。

“尊貴的親王殿下,我們為牛痘而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