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唐朝好舅子> 第0990節 去華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990節 去華原 (2 / 2)

“上車!”李世民拉了一把正在發呆的柳木。

兩節車廂,這也是李世民作為大唐皇帝給自己搞的一個小特權,很小的特權。非常精細的木刻雕花車廂,裝飾是極是華美。

坐在車廂內之後李世民說道:“之前通車的時候坐過一次,從這裡到華原客車只需要一個時辰。問過車站,裝滿貨物需要一個半時辰。”

涇陽到華原只有一百四十裡左右,那麼這列火車的時速就是六十至七十裡。

沒等柳木發問,李世民就說道:“客車時速為每個時辰一百三十五裡,測試的時候達到極限速度是這個的一倍,李德謇上書,第二代火車用車頭預計三年內可以開始量産化製造,保證讓客車的速度達到每個時辰二百四十裡至三百裡。”

二百四十裡就是時速六十公裡。

奇跡,柳木只能用奇跡來形容這個詞。

李世民說完之後看了一眼長孫無垢與獨孤蘭若,此時兩人正望著窗外的風景,雖說不是頭一次坐火車,但新奇的感覺依然如故。

看兩女都沒有注意這邊,李世民靠近柳木低聲問道:“在一千多年後,尋常人坐的火車有多快?”

“每個時辰一千二百裡。但貨車最多也就是這個速度的一半,或是四成。”

“噢,這麼快?”李世民很是吃驚。

柳木感慨的說道:“每年到春節的時候,火車要運送至少二十億人次往返大江南北,這樣說吧,二哥你能想到的,想不到的地方都有鐵路。”

李世民臉上出現了笑容,他知道一些歷史,火車在歷史上也是在一千二百年之後才出現,而且時速只有十公裡,時就是半個時辰。

大唐也考慮準備改為一日夜二十四小時制,然後每小時六十分,每分六十秒。

不過這需要一個過程,大唐的天文學者不斷的與羅馬那邊交流,也在作著相應的研究。

還有就是度量衡的改革,十六兩一斤已經不合適,不方便計算,要考慮改成十進位制,可以嘗試先改為十六錢一兩,十兩一斤,百斤一擔,千斤一噸。

當然,這也需要一個過程。

李世民對柳木說道:“有生之年,這天下要修十萬裡鐵路。”

“難。”柳木不客氣的潑了一盆涼水給李世民。

李世民也明白,鐵路是一種工藝,修橋、路等,還有其他的工藝也需要提高。

“對了,那山谷之中什麼?”

柳木下意識就回答道:“不是用來打仗的。”

李世民笑了:“那麼到了華原就先看這個,去看看山谷之中有什麼神奇。”

山谷。

戒備森嚴的山谷,連天空都被用擋著,數以百計的棚頂擋住了來自高處的視線,山谷兩側也不允許人靠近,這裡更是滑翔翼的禁飛區。

在這裡,李世民只看到一個有三十多丈長的巨大輕鋼骨架。

“木,這是何物?”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