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唐朝好舅子> 第0961節 戰略計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961節 戰略計劃 (2 / 2)

杜如晦提出的建業,也就是金陵,後世的南京。

“臣以為,合適。”李靖也支援建業城,這裡因為地理的優勢,特別是扶桑道的生絲大量的運入,江南四大絲匠城分別是揚州、杭州、建業、蘇州四城。其中蘇州的織機已經超過了一萬架,建業也達到了六千架。

杜如晦突然插嘴說道:“華亭縣已經有足夠的人口與收入可以升州。華亭縣現有魚肉加工與罐頭坊臣都數不清,只知道每天都會有幾萬只罐頭被運到碼頭。華亭還是大唐最大的麻布生産地以及市集。”

“挺好,朕看過戶部的報告,華亭去年産的麻布已經超過武德九年大唐全國麻布産量的一倍,這才僅是一縣之地,好。”

李世民很滿意這個發展。

杜如晦笑道:“那聖人應該表揚一下邢州,邢州的精鋼産量已經是武德九年的大唐全國産量的三十五倍,這也僅僅是一州之地。不過邢州明年保持不了第一了,福岡鋼坊新的五座高爐已經完工,産量已經成為大唐第一鋼坊。”

李世民沒等杜如晦說完立即說道:“那麼,可以為大唐修鐵路了嗎?”

“臣以為跑題了,今天要議的是六詔之戰。聖人你把話題引到了五京上,這繞了圈又回到了鐵路上。”杜如晦實在不想提鐵路,這鐵路花錢不是流水,而是長江狂奔之勢。作為尚書省的右僕射,他一直希望再等等。

“這個,鐵路也是長久之計。”李世民依然還是希望鐵路可以立項。

杜如晦重重的嘆了一口氣:“聖人,若要修鐵路,臣以為第一條鐵路走秦直道北線,往朔方去,而不是往洛陽去。洛陽至少要蒸汽船有運河,在運河上無論是順流還是逆流而上,緊急之時都可以一日夜之內調兵萬人。”

“可以,就往北修,朕準了。愛卿立即提交相應的報告,新年一過就選吉日祭祀天地,第一步先把長安到華原的小鐵路換成正式的鐵路,然後一路往北修,這事就這麼定了。”

李世民這一個坑挖的杜如晦驚呆了。

李靖在旁推了杜如晦一把:“往朔方修,這個建議好,保證大唐北防的安全,然後繼續往北往西往東。”

“不!”李世民一擺手:“四橫四縱八輔,朕要在三十年內修鐵路十萬裡。哈哈哈!”

這一次連李靖都驚呆了。

這是何等瘋狂。

不過,修鐵路確實是一件大好事,雖然花錢超級多,動用的人力超級多。但鐵路通,整個大唐的經濟與戰略實力會再往上翻十倍,甚至幾十倍。

終於可以修鐵路了。

尚書省還在聯合六部作計劃的時候,大唐皇帝李世民的一份提案就已經送到。

拿著李世民給尚書省的提案,姚思廉笑著說道:“這一份從墨跡上看,估計寫好了很久很久了。”

眾臣子都是面帶笑意,他們追隨李世民時間不短了,特別是這幾年李世民表露出對鐵路的狂熱,每個人都明白。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