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都作了表態之後,房玄齡說道:“依大唐律,有功必賞。越國公可進爵。”
“那麼,南海西王如何?”
李世民提議的南海西王,這個說法很古怪,一般來說,無論是一字王,還是二字王,事實上王爵代表著封地。這麼一個說法不合適。
當下禮部唐儉就提出了反對:“聖人,地域不明,此稱號不妥。”
眾臣子在唐儉反駁之後都在等著李世民說一個理由出來,結果李世民卻說道:“若是稱號不對,你們酌情調整,就是這麼一個意思。”
“聖人,是郡王爵?”
“依大唐律,論功行賞。”李世民也沒說是馮盎親王,還是郡王,一切由大唐律作主。
李世民說完之後,揮手示意侍從們退離。
“始皇得天下之後,並未分封,而是實施的郡縣制。漢封了皇族王候,有了七王之亂,到了漢末的時候,也沒有分封也沒有五候,卻依然如諸侯林立,天下紛爭。卿等以為,是何原由。”
這是一道送命題。
漢末之亂的根由,在座的那一個都能說出一大堆來,可這能說嗎?
漢末之亂的第一個理由就是貴族勢大,幼帝登位也可以說是皇權無力,然後緊接著宦官爭權、權臣當道、外戚弄權。至於黃巾起義卻是以上各種原因所産生的必然結果,沒有黃巾還會有綠巾,藍巾什麼的。
沒人回答,李世民不催,也不問。
他知道答案,也很清楚在座的都知道答案,但這種答案若是一兩人和自己坐在這裡閑聊,或者會有人講,這麼多人在的情況下,誰也不會當這個出頭鳥。
李世民淡然一笑:“朕決定實封一位親王。”
“實封!!?”房玄齡猛的坐直了身體。
實封可不是一個親王稱號,而且還有封國,還有國兵,還有軍械、甲冑。以及在封國內的徵兵、稅收等等多種權力。
說白了,一個實封的親王,在此時的大唐強盛之下,一百個掛著虛名的新羅女王綁在一起,都沒資格放在一張桌子上作比較。
眼下大唐準備要消滅的高句麗,估計也就這級別了。
唐儉卻是很平靜的問了一句:“不知聖人準備封誰,是宗室,還是臣子,封在何處?“
“西翼港。”
西翼港?
眾臣子們全是一臉的懵,他們根本就沒有聽說過這個地方。
在舶司報上的各港名錄之中,也沒有這個名字。
李世民哈哈一笑:“這個港還不屬於大唐,眼下是些蠻夷佔據,就朕所知應該有些薩拉森的商人佔據在那裡。但朕需要那個港,作為我大唐西南的出海口。這個前提是需要平了六詔,以及買下一些土地。”
房玄齡問道:“買,問誰買?”
李世民說道:
“買多少,買那裡,朕相信柳木心中有數。至於找誰買,柳木會去室利差羅和驃國國王談一談,六詔中的蒙舍詔正式不斷的攻打,入侵。朕自然要主持公道,重新劃定邊界,有些地方花錢買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