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感覺到一陣陣頭疼:“這個,議的亂了。”
“聖人,是需要議的事情太多了。恕臣不敬,您不應該保密這麼久,若讓我等早知道鐵驢、鐵牛之事,早在兩年前就開始佈局,今天就不會有堆成山的事情需要議。”蕭瑀站起來大膽的指責著李世民。
這就是大唐,臣子認為皇帝有錯,直接就開口了。
那麼大唐皇帝李世民會生氣嗎?
答案是否定的。
李世民說道:“蕭公說錯了,朕沒有錯,反而是有功的。或不是朕想辦法把華原這些都一一公佈出來,怕是柳木這個混帳會一直保密到火龍車需要造鐵路那天。”
“若當真這麼說,好吧,臣請罪。”蕭瑀倒是轉變的快。
大唐重臣無人不知,柳木可是把憑借太上皇李淵當年給的令牌與承諾,把華原守的密不透風,半點訊息都不放出來。
“各位,咱們還是繼續議吧。”崔敦禮此時說道:“臣這幾天就放船隊西行,而後安排大學請遠方的客人為客座博士。”
杜如晦也說道:“西征是眼下要事,鐵驢也關乎大唐百年國運。臣以為當立即組建內閣,內閣成立後,日常國事……”
“臣以為……
李世民按著頭,他也是萬萬沒想到,一個蒸汽機竟然讓國事突然變的複雜起來。
看來柳木的話沒有錯。
火炮改變戰爭格局、蒸汽機改變的是時代的格局。
柳木躲了,李世民終於明白柳木為什麼躲,柳木如何不跑的話,半年之內都會被綁在這無盡的議事之中。
正月十五,大唐的重臣們都沒辦法去賞燈。
可以說,長安的官員開始進入天天加班的日子,西征要忙,鐵驢正是一件關乎百年國運的大事,誰都不敢怠慢,怠慢者輕則降職,重則問罪。
柳木躲了,到了杭州之後卻沒敢坐著自己的蒸汽船出海,因為這一隻是平底船。
住進在杭州的莊園內之後,柳木沒想到的是,許多人追著他就來了,比如王家的王君愕、鄭家的鄭元璹。
他們雖然沒有蒸汽船這樣的速度,不過順流而下的帆船也不算太慢。
柳木在杭州卻遇到人生第一次,既香豔又尷尬的小小挑戰。
獨孤蘭若在屋內一邊品嘗著從嶺南運來的水果,一邊看著柳木給小林製作的搖車還有那個風鈴,倒是沒想到柳木這木工的手藝還沒有忘記了。
心中想的倒是以前的那個小木匠。
屋內下首的位置,謝星兒坐在那裡只是默默的品著來自家鄉的紅茶,這茶距離柳木所說的天下第一紅已經相當的接近,至少柳木稱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