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那邊打仗死人太多,而且是大平原地帶,地廣人稀,眼下無數的田地都是荒蕪的。
“臣,支援洛陽大糧倉計劃。”戶部、工部同時表示支援。
若真的可以一天一百畝,那麼洛陽那些因為人少而荒蕪的良田就可以再次利用起來。
李德謇又說道:“鐵牛一型,還分為鐵牛一型甲、與鐵牛一型乙、鐵牛一型丙三個分類,甲是耕田使用,乙可以作為挖水渠使用,丙則可以推動土石方。”
“我們在華原試過,雖然只挖了不足一裡鐵牛就出了故障,但設計方向沒有錯。每次可以挖下半尺,或人力將土鏟開,也可用鐵牛一型丙將土推到一旁。挖一條一裡長,寬一丈,深四尺的水渠,只需要十日就可挖成。接下來派人修堤就是了。”
強大,太強大了。
李世民腦袋裡只想了一件事,他那位表叔若是有這機器,估計要修的就不是四千裡運河,而是萬裡運河。
不過李德謇隻字都沒提蒸汽機三個字,只說那機器。
李世民明白,蒸汽機估計會暴露這機器的核心技術,所以他也在思考有一個什麼樣的命名比較好。
李德謇快速的擦去黑板上的字跡。
鐵牛二型,三型之類他不準備說,那是幾年內根本沒辦法作到的事情。
達到鐵牛三型,並且熟練之後,才有可能製造真正的火車。
眼下,火車可以有,鐵牛一型也能拉得動,但拉一兩節車廂,而且慢吞吞的根本就沒有意義。所以李德謇也不會提半句火車。
李德謇又畫了一副圖:“這個更加的笨重,但製作起來比鐵牛容易。鐵牛因為要考慮到體積,重量,而且還要結實,所以難度非常大。這個不在乎。”
“這是放置在地上的,五十匹馬力的型鐵驢。”
因為工坊的畜力用的多是驢,所以李德謇就叫這東西鐵驢。
“一架一型鐵驢,可以帶動一百架以上十六軸紗機,正在改進傳動部分,預計明年這個時候,可以帶兩百架紗機一起工作。”
“好,好一個鐵驢。”工部姚思廉大呼叫好。
要知道眼下大唐已經達到了一個小小的瓶頸,那就是紡紗的數量滿足不了織布業,而布的需求量是武德七年的四十倍。
這還不算需要賣到倭島、扶南等地的布料。
蒸汽機在歷史上最早發明的時候,就是給紡織業使用的。笨重,傻大,但技術含量遠低於火車用蒸汽機。
比起柳木的履帶式輕型蒸汽拖拉機,技術含量低了不知道多少倍。
柳木的履帶式蒸汽拖拉機,就是鐵牛。眼下根本就沒有一架能夠連續耕種一天,基本上大半天就會出問題,各種各樣的小問題,鬼工谷一邊是興奮,一邊的愁,愁的連李德謇這樣的年輕人,都有白頭發了。
李德謇又畫了第三副圖。
“這是船用火魚,也是傻大笨的普通貨。真正的精製上等火魚,應該是裝在船上之後,並不會佔據船的多大空間,執行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