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半天,李神通才開口問道:“告訴老叔,這事有多少人知道?”
構想指了指這個船倉,然後說道:“長安城,還有九個大人物知道。啊,十個。”
不用柳木解釋,李神通也明白,肯定是太上皇、聖人、尚書左右僕射、六部尚書一共十人。
這船上也有一些礦石樣品。
李神通、長孫無忌問了足足一個時辰,將一切細節都問個明白。十三人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裴世清甘願身為書吏,在旁記錄著所有的對話內容。
柳木捧著茶杯坐在上首的位置,穩穩的品著茶。
一個時辰後,長孫無忌示意這十三名勘察隊長離開船倉,而後問柳木:“這個巨大無比的銀礦在倭島?”
“恩。”柳木點了點頭。
“位置,估計連倭人自己都不知道,是不是?”
“對。”柳木又點了點頭。
長孫無忌坐在柳木旁邊低聲說道:“此事,我不敢作主,你膽子比我大,但這事還要讓聖人決斷。就沖著這個銀礦,殺盡倭貴族也是有必要的,但這需要一個嚴謹而周密的計劃。我不想將來史書上記載著大唐不好的一筆。”
“史,是勝利者書寫的。我們幫助倭人從奴隸變成平民,推翻了奴隸主殘暴的統治與壓榨,帶著倭人過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以及學會了人倫五常。”
柳木的話音剛落,李神通就拍了拍手掌:“講的好,這才是正理。”
長孫無忌介面說道:“這事,須有兩位有身份的正式官員進長安彙報,我的意見是請裴公與準安王辛苦這一趟。眼下就銀礦是立即挖,還是等長安有了回信再挖,這裡正好五個人,咱們拿個態度出來。”
長孫無忌親自準備了五個紙片,要求每個人默寫自己選擇。
李神通卻問道:“還沒問,這礦的位置。”
“不重要。”長孫無忌說著將紙片分給了每個人。
很快,五張紙片收回到長孫無忌手上,長孫無忌將紙片一一開啟放在桌上。
五張紙片清一色決定挖。
“那麼,接下來就是第二步,怎麼挖。”長孫無忌又問道。
“礦的位置在這裡,我有一份簡單的計劃書。蘇我蝦夷會借一個不起眼的小港口給咱們,然後咱們派重兵把守,然後用交人奴隸去挖。”
柳木自然是早有準備。
正如長孫無忌對柳木的評價,柳木是戰略的天才,戰術上是二流的。
柳木的計劃漏洞不少。
不過沒關系,李神通的參謀團、長孫無忌的參謀團。這些人足可以將這個計劃細節作到完美,而且又有長孫無忌這個大才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