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神通的想法與謝星兒一樣,讓她殺,她不殺咱替她殺。
“老叔親自過去轉一圈,這事估計有大利。”
“有勞皇叔。”柳木抱拳一禮,李神通伸手一扶:“有句話說到前頭,頭一年須保我江南各絲行有兩萬擔生絲。”
“好。一言為定。”
李神通敢要生絲就是因為大唐眼下進入了一個快速的發展期,許多原本連細麻布衣都穿不起的工匠眼下卻能夠有限的購買絲綢。
這下大唐的絲綢需求達到了一個井噴期。
武德元年,長安城全年的各種絲綢銷售量不足五萬匹,武德六年這個數字都沒有過十萬。
而武德七年,僅三原、涇陽兩縣,絲綢需求量就達到了三萬匹,次年翻倍。
眼下,僅嶺南對絲綢的訂單,明年已經有四十萬匹的訂單,整個江南絲市沒有人懷疑明年嶺南真實的採購數量會低於七十萬匹。
那麼,七十匹放在中等厚度的絲綢上,至少需要十萬擔生絲。
這才僅僅是嶺南的需求量。
大唐的內需已經開始飛速增漲,需要的也不僅僅是絲綢。
幾天後,李神通悄然隨運送桑佃戶的船往倭島去了,事實上東港舶司的事情與他在官面上無關,但利益卻是息息相關。
李神通這麼熱心不僅僅是因為柳木這個人,同時也是為他江南的大利益。
又過了幾天,蘇我蝦夷離開杭州,蘇我淩隨後也坐船回倭島。
柳木倒是閑了下來,正好自己大姐過來,將大姐接入自己這處園子內。
“大姐你怎麼有空來到江南,怎麼沒把懷道帶過來。”
柳木說的懷道,就是秦瓊與柳如煙之子,取名秦懷道,這個巧合當時讓柳木還感覺很意外,因為歷史上秦瓊的長子就是叫秦懷道,而且秦懷道的生母記載也是柳氏。
柳如煙和柳木說話的時候腳下沒停:“他還小,不適合這次遠行。正好長安皇家蒙學在秋天要開學,我讓他住在你二姐府中,每天去皇城內讀書。”
“三歲,讀什麼書?”柳木心說,後世的現代三歲才進幼兒園小班。
聽到這話柳如煙很是不高興:“貴族家子弟,許多孩子三歲就能識得一百個字,九歲就會背五經,懷道已經比別人晚了些。”
“懷道還沒有過三歲生日。”
秦瓊與柳如煙是武德八年新年時大婚的,秦懷道是十月中出生,眼下還差一個多月才三歲,柳木認為這個時候開始識字確實有點早。
不過陪著柳木一起來迎接的謝星兒卻說道:“夫君,妾也是從二三歲就開始識圖識字,不過正式開始讀書是五歲。皇家蒙學那裡對幼童也主要是玩樂之中識些字,但錯過了這時段,真正開始讀書的時候就會比旁人差。”
“聽到沒有。”柳如煙沒好氣的對柳木冷聲說道。
柳木聳了聳肩膀不再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