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大唐這邊的隊伍是以正式的官職來排位。
給柳木第五的位置,是因為柳木的舶司使相當於領戶部尚書銜。雖然不算官。第四位的位置是給了一個年齡在五十多歲的老臣子,這是尊老。
兩邊見面,相互施禮,然後就是一系列繁雜的國禮之類。
而後再到碼頭前柳木這邊臨時搭成的帳篷區,入大圓帳分賓主落座。
山背王大兄坐下之後立即就表示唐使攻擊了他們的碼頭護衛船,裴世清給出的理由是,上國天使不容褻瀆。
裴世清在那邊談判,兩邊是倭語、漢語交雜著使用。
柳木對倭語的認知僅限雅蠛蝶,不過這邊倒有兩位禮部的老臣子,他們通曉倭語,其中一人在給大部分人翻譯兩邊談判的內容。一人單獨給長孫無忌與柳木翻譯。
長孫無忌聽了一會對柳木說道:“這位裴公當年也是軟弱性子,倒是和你共事一段時間之後,變的強硬多了。這會嘴上沒說半個打字,可句句不離隨時翻臉就敢幹你的態度,挺好。”
兩邊說的有些臉紅,倭人山背兄大王身後一位武者站了出來,將一把刀插在土裡。
這刀似乎見過。
長孫無忌的見識比柳木更多,他給柳木說道:“這是仿製大漢環首刀的樣式,又有了一些晉末方頭大頭的刀身改變。看來這倭人的東西都是跟咱們老祖宗學的。”
長孫無忌是鮮卑族,但他依然把大漢朝稱為老祖宗。
而且長孫無忌還表示自己祖上是姓劉的,是秦修長城的時候北逃出塞外,定居鮮卑山。當然這些歷史這會也沒誰去考證。柳木一直認為,長孫氏是北魏皇族拓跋氏的分支。但長孫無忌說拓跋氏是黃帝後裔。
這會帳篷中間,倭人在亮刀。
蘇我蝦夷終於開口了:“都是友邦,無須這樣。不如比武結束,無論勝負友誼長在。”
“好。”裴世清心說終於要打了,這說了好半天廢話嘴都累了。
五人決鬥一對一,這是最高階別的所謂以武會友,以武結誼。
第一個出列的是一刀。
對方倭武士雙手高舉手中長刀怪叫著沖了過來,坐在帳篷角落處的慕雲苦笑著一捂臉,這樣傻傻的攻擊方式中門大開,這不是送死是什麼,對付尋常士兵或許還行,對付一流武者必敗,對付超一流武者與送死沒什麼區別。
一刀連眼睛都沒有睜,只憑聲音身體微微側移了半尺,用腳尖輕輕一踢,倭武者撲倒在地。
倭武士改變了方式,這次換成了側斬。
連攻五次,一刀也僅僅是睜開了眼睛,刀依然沒有出鞘。
那邊的山背兄大王不高興了,怒視著裴世清:“你唐人為何不出刀。”
“這位勉強算是準一流武者,年輕氣盛些。不會在弱者面前出刀,刀也不會斬殺弱者。”這話說的強硬,卻讓許多倭人心中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