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信使的彙報,李淵一臉的笑意:“有趣,果真是有趣。朕改主意了,朕去東受降城,立即啟程。”
“是!”李靖已經沒辦法再請求,只好答應了下來。
東受降城眼下沒有主官,只有副官。東受降是雲州控制下的一個副城,還有一座小城正在雲州北建造之中,眼下說是城不過只是一個土圍子,想變成堅城估計還需要三年時間。
建一座城最重要的不是石頭,也不是城磚,而是人氣。
李靖命人護衛,將太上皇李淵送到勝州一帶,原來由雲州派出的兵馬接應。
真實的歷史上,雲州在貞觀初年是被後隋借突厥人之力攻陷,特別是渭水之盟後大唐無人反擊,所以後隋佔了一個大便宜。
可眼下卻不同,不需要大唐出兵,雲州城就將後隋壓的死死的。
後隋連一隻迷路的羊都不可能靠近雲州城的執力範圍。
送走了大唐太上皇李淵,李靖帶著人馬擋在打著運糧旗號來到這裡的李績部必經之路上,名義上是迎接。
李績的車隊沒有停,只有李績一人帶著兩個親衛到了路邊的處草亭旁。
李靖也從另一個方向來到草亭處。
“大元帥。”李績先施禮。
“茂功!”李靖回禮,而後問道:“送糧這點小事,也需要你親自過來。”
李績遞了一封信給李靖。
信是柳木寫給李績的,只借一個人,老狼。
秦瓊回到了長安,他身邊的八大親將除一人升任幷州將軍外,其餘六人全部調到了程咬金與李績部下。
“他要的不是老狼,是老狼嫡系的那二百陌刀兵。”李靖將信還給了李績。
李績尷尬的笑了笑:“他還借了柴紹一百騎。”
“怪不得他從長安出來沒有帶他新訓練的主力兵馬,長安的神策左衛那一千人,我也知道最初參戰的人留下的不足五十人。”李靖揹著手看著北邊。
李績靠近李靖後低聲說道:“其實也不怪他,從太上皇到朔方之後他就第一時間派出信使,他說他怕太上皇讓他上戰場,所以多作一些準備。”
“那麼,你來幹什麼?”李靖很直接的問道。
李績卻反問李靖:“大元帥難道沒有發現,蘇定方不在營中。”
李靖一驚:“你是說,蘇定方隨劉仁軌……”李靖說到一半停下了,自己的戰略計劃李績並不知道,而且他相信柳木不可能亂了規矩讓戰略計劃給不相關的人知道。
果真,李績說道:“怎麼打仗我不知道,但蘇定方不在,他說他指揮不了部隊。希望我幫他十天,這個忙要幫,而且他還告訴萬一太上皇讓他上戰場,他就有六成的可能遇到頡利,有一成的可能殺死頡利,這樣的誘惑你說我能夠不來嗎?”
李靖點點頭,換成他也會來。
而且這並不違反軍令,李績本就負責恆州、邢州、代州、幷州府等數地的糧草押運到前線。而僅十天時間,就算是自己也沒辦法說李績有什麼地方不對。押運糧草的過程中正好遇到的敵人,帶兵去支援一下,合情合理。
“先回城,我與你商議一件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