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唐朝好舅子> 第0475節 長安之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475節 長安之變 (1 / 2)

“理由?”李淵只問了這兩個字。

李世民只是遲疑了一下,李淵就拍了桌子:“朕要聽的是原話,實話,有半句不實朕就讓你去守邊。”

被李淵這麼一逼,李世民只能實話實說:“父皇,小木離開長安前給兒臣留下兩句話,一句是馮盎絕對不會反,他準備去教訓幾只猴子。第二句就是,讓兒臣留下魏徵。”

“他在幹什麼?”

“韶關衛送來文書,在十多天前柳木他過韶關,馮盎到韶關迎接他。再無進一步的訊息。”李世民如實的彙報著。

李淵又問:“什麼時候回來?”

“預計……明年春末。”李世民記得柳木說過自己要在那邊待上半年時間,再加上來迴路上用的時間,李世民推算應該是明年春夏交季之時回來。而且只會更晚,不會更早。

“安排一下,三天內朕要去嶺南。太子監國,若不是誰的兵馬打到長安,其餘的事情別來煩朕,退朝。”李淵說完轉身就走。

整個太極殿依然靜默的可怕。

李淵的話中有一條不合規矩的地方,一般來說監國還需要任命首輔重臣兩位,以及隨行的官員名單。可這一次只說讓李世民這個新任太子監國,其餘的什麼也沒說。

而且三天就要出行,這個時間太緊迫。

長安依然平靜,官員們卻是忙的腳不粘地,蕭瑀在這三天時間裡連續面君七次。

終於,在第三天清晨的時候,僅獨孤修羅一人,帶五百丁護衛,數十條大官船順運河往東,然後一路往洛陽,再到杭州。而後由杭州換海船,順海岸線一路到廣州。

這是最舒服的一條線路,完全不用離開船。

碼頭上,李世民前來送行,李淵示意李世民、秦瓊、蕭瑀、劉政會、姚思廉五人上船。

“朕出去散散心,長安這裡有些事情要有一個了結,一切依大唐律辦,無須再上表請示。而後作些準備,頡利一定要死,但也不用急。將隆慶坊改建一下,朕希望那裡變成一個環境還好的皇家園林。”

李淵說完拿出了四份詔書,彭海將其遞給了秦瓊、蕭瑀、劉政會、姚思廉四人。

四人接下詔書之後,李淵說道:“若是二郎要出兵,你四人認為不合適的時候,四人有三人反對,出兵方略須重審。四人全部反對之時,可阻止。馬周這個年輕人不錯,叔寶可以稍稍重用一下。”

“是!”四人一齊施禮。

李淵又讓彭海拿出了一份詔書遞給秦瓊:“叔寶,朕信得過你。你替朕看著小木的四縣,非滅國之戰不得調動三原秘坊,神策右衛非滅國之戰不得出兵。對梁師都、高昌二國,最能壓陣,不得沖鋒在前。”

“得令!”秦瓊以大唐軍禮回應。

李淵又轉頭看向李世民:“二郎,對頡利不可輕言開戰,戰必勝,勝必滅。”

“兒臣領命。”李世民單膝跪地。

“都走吧,吩咐開船。”李淵背過身去不再看這五人。

船緩緩啟動,順流東去。

碼頭上,蕭瑀問秦瓊:“那天,會飛的是否神策右軍的軍士?”

“這……”秦瓊也不知道是不是能夠回答這個問題,神策右衛說起來是秦瓊領軍,可那裡確實是柳木的秘密力量所在。可以說九成都是保密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