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開啟信,信中的頭一句就是,聖人安好,嶺南安好。
這一句話就佔了一頁紙。
翻開第二頁,李世民沒有看到他想看的嶺南現狀,而是一份用蠅頭小字與極細的線寫出的資産負債表。李世民的眉頭擰成了麻花,上面的文字與符號他勉強認識,但卻完全看不懂這張表。
然後翻第三頁,又是一張表格,名叫損益表。
再往後翻,又是一張表格,這張表格名叫盈利能力分析表。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一封信之中總共就四張紙,一張小紙三張大紙。
足足半個時辰的時候,李世民拿著一隻放大鏡研究著這三份表格,一直到最後李世民有將這三張表格撒成碎片的沖動。
終於,李世民壓住內心的躁動,將那三張表格收了起來。他相信這三張紙隱藏著巨大的秘密,否則柳木不會花心思親自制表然後寫滿了這些表格給自己送過來。
“恩,本王對嶺南已經有所瞭解,嶺南的事情柳駙馬辛苦,同行之人也辛苦。”
看不懂不要緊,重要的是自己是秦王,是天策上將,是太子,這完全不影響自己繼續下去,李世民問高履行:“梧桐坊之事,本王已經有所耳聞,亦是好事。長安百姓之福,大唐之福。”
“謝殿下稱贊,嶺南特産之豐富不亞於江南。柳駙馬曾經說過,嶺南對中原的依賴程度的高低,決定著嶺南那怕是一小民的對長安的忠誠度。而其中江南東道,杭州更是重要一環。”高履行上前彙報。
李世民心中不由的在罵柳木,畫什麼複雜的表格,象這樣的彙報多簡單多直接。
立即就讓人能夠明白,江南西道的大總管人選,杭州府的府尹人選。這兩人非常非常的重要,本王挑可靠能幹的人就可以,那表格太傷神。
高履行又拿了一份清單送上:“殿下,這是下一批次嶺南貨物的清單,縱然有出入也是極少的調整。”
“恩,很好。”李世民看到那清單後,非常的滿意。
這等於將波斯商人的香料貿易完全滅殺,那麼波斯商人想再從長安得到絲綢,就只有寶石貿易這一項,其餘的東西大唐看不上。
高履行又從袖中抽出三份表章:“殿下,這裡有三份,分別是絲綢扶持表、瓷器增産表、造船表。”
李世民接過後簡單的翻看了一下,這是柳木提出建議,希望江南增加數倍的生絲産量,十五大瓷器産地增加瓷器産量,以及萊州造船廠,加大力度造好船,造大船。而後提出,運河用船必須再改進,數量再增加。
表上寫的很簡單明瞭,李世民好半天都沒有反應過來。
因為大唐皇帝李淵就在嶺南,柳木為何會……
李世民明白了,有些話不能明說,很顯然大唐的權力已經開始緩緩的轉移到自己手上,這一點怕是自己的父親李淵也有所認可。
李世民說道:“本王已經明白,此事會與三省商討。”
馬週上前:“殿下,在去年的時候臣與柳駙馬聊過絲綢之路,柳駙馬提出四個字,臣以為大善。”
“講!”
“仗劍行商。”
李世民重重的嘆了一口氣,晉末之後天下大亂,西域已經不通,絲綢之路已經斷了有幾百年,波斯商人那一點貨物量,一百年也比不上大漢朝強盛之時的一年。
打通古絲綢之路,這是李世民在殺頡利之外最想作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