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看的津津有味,殿中臣子們對柳木的彈劾他完全沒聽到。
頭一本看完,李淵放下那連環畫笑問:“好吧,眾卿以為當如何處置。”
問罪?
這點小破事根本算不上有罪,而且這只是話本,說明瞭叫演義不是正史。再說那本衛青傳,雖然有偏差,但基本上符和史實。
而大唐也是鼓勵軍功,給每個人都有成為貴族的機會。
李淵這麼一問,眾臣子們反而不知道應該如何。
李淵又說道:“你們心裡不痛快,就是因為這東西與史不符。要說他有罪,朕以為殺頭也沒有錯,他借曹操暗諷漢帝禪位。”
“聖人,此事……”蕭瑀雖然不滿柳木把三國演義寫的與真正的史實偏差巨大,但卻絲毫也沒打算往這事上提。因為大唐也是接受禪位的,前隋也是。
李淵揮手製止蕭瑀:“三國志朕也讀過,無趣。三國演義,有趣。這事你們可以去商量一下,立一個規矩,前朝的各種故事在編話本的事情,也不能太過胡扯。但三國演義已經是長安人盡皆知,罰柳木錢三萬貫以示告戒。”
傅弈和柳木關系很好,可他卻彈劾的柳木。
為的就是一個公正的心,他擔心後人在傳歷史的時候,會因為這些演義而忘記正史,他本著一顆公道,公正,對歷史負責的心來彈劾柳木。
李淵下令之後,傅弈上前一步:“聖人,臣以太史令之責懇請聖人下旨,駙馬柳木準備在長安辦一個書館,內有大量書籍供有借閱。臣請派官員核查各種書籍,備案後方可供人借閱。”
“準。”李淵也認為查一查不是壞事。
柳木並不知道自己被彈劾的事情,此時他正在殖業坊,帶著一位鬼工。
李春!
趙州橋的設計、與實際建造者。
殖業坊正在全面開建,二層以下的房屋用的是磚木結構,全都是預制好的構件,大部分的屋子都是同一份圖紙,一車又一車的標準構件從涇陽拉過來。
以房,各種木料都是事先製作好的尺寸,只需要拼接就可以。
而三層以上,則是磚混結構。
柳木站在一塊標準的預制板上,這塊預制板兩邊用磚支起來,離地約有一尺。
不遠處,幾十個工匠正在和水泥,然後裝上車,一車一車的拉到建築工地去。
“李春。這東西叫水泥,原本就是粉狀,加上碎石、砂子、水,用不了幾天時間變成和石頭一樣結實的菏。拿這東西砌磚牆,相當的結實。你認為,我要在涇河上造一座三裡長的長橋,有沒有可能。”
李春不語,他還在觀察這種神奇的建築用材料。
之前,李春已經在預制板工坊去參加過,見過預制板的製造過程,也體驗過那長度達到一丈以上預制石板的結實程度。
但造橋如何利用這東西,李春還在思考之中。
一座長達三裡,跨河的而且要並行六輛馬車的長橋,這是一個挑戰,這不是普通的木橋與石橋。現天下最長的橋,也不足二百步長,寬度都不夠兩輛馬車並行。
李春一握拳頭:“郎君,可否先建清河橋,清河最窄的一段只有四百步,而且水流很緩。您想讓華原到長安修一條快速直道,那麼其中需要的橋就是三座,清河、涇河、渭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