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些不算是秘密。
此時,竇靜只是在想,面前的少年是誰,是那一家的公子。
“有何直說,我保證無論你說什麼,話不傳六耳。”
“三個條件,我給您三樣好東西,第一樣就是這犁。第二樣,農寶之書,那書你看到過散頁。第三樣,將尋常的農家肥幾乎不需要增加多少成本,肥力增加至少十倍。”
竇靜感覺自己的心跳都要停止了。
這少年出的這三樣,都是他想要的,而且可以不惜代價的得到。
“請講。”竇靜朗聲問道。
柳木卻是淡然一笑:“您不問,我是誰?”
“比起這三樣,小郎君是誰反而不重要。”竇靜也是實話實話。
柳木坐直了身體:“我要第一樣,您寫下表章,為屯田豐收之後而寫。這是秦王殿下府中興農師在秦王殿下每日關注之下發研究而出的為利國利民之物,你自己的功勞遠不如秦王殿下之功。”
竇靜的心抽了一下,這少年明顯是在為秦王殿下造勢。
竇靜猶豫了。
他是知道一些事情的,比如眼下太子府與秦王府之間的暗鬥,畢竟他是竇氏子弟,要知道當年自己的族叔竇抗在世的時候,當今聖人李淵,在長安以及宮中從來沒有直呼其名,一直稱呼為舅舅。
柳木不敢催,無論結果如何,他都不敢再開口。
他只記得,歷史書講過,這位竇靜是一位務實的,而且非常有才能的能臣,特別是初唐興農重臣之一。
在貞觀年還擔任過司農卿。
“罷了,你準備紙筆我現在就寫。”竇靜思考再三,還是選擇寫。那些皇子之爭與他無關,雖然竇家有許多人都參與其中,但他從來沒有參與。
柳木站了起來,一躬到底。
站直了身體:“第二個條件,請您上表以幷州無大總管為理由,保舉翼國公秦瓊出任幷州大將軍,我保證,您的上表只要到聖人那裡,當天就會批複,由秦瓊出任幷州大將軍大總管。您上書的理由是,兵閑時可助屯田,而幷州無主將。”
竇靜就不理解了,這少年憑什麼這麼自信,只要自己上表,聖人就肯定會同意呢。
柳木又說道:“你這道表送上去,您屯田的請求也會一併批複。”
“你是何人?”竇靜這時才問起柳木的身份。
“實不相瞞,翼國公是我大姐夫。而在下第三事請求您,是想請您作我的男方大媒,替我向聖人提親,行納採之禮。”
竇靜夾起一片羊肉放在嘴裡,很是滿意點點頭:“這不是長安的羊,是來自塞外。”
“柳木有禮。”柳木再一次一躬到底。
“我答應了。但要說一句,其中必有原由。”沒等竇靜說下去,柳木趕緊說道:“您離開長安回幷州之前,可以單獨向秦王殿下辭行。”
柳木這話一語雙關,柳木有柳木的心思,就是拉竇靜入夥成為秦王府一員。
而竇靜想的是卻是,其中肯定有原因,但面前的少年不會講,自己去向秦王辭行,那麼秦王說與不說,在自己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