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還允許再派十二人的管事組,以及若幹管工。
不過禁令卻不止柳木剛才說過那限制銷售物件的那一條,還加上一條,必須寫下文書字據,工坊的工藝外傳者,誅殺。
然後粗鋼坊與精鋼坊,沒有禦賜腰牌的,靠近著斬。
“這縱然看到了,其工藝傳出去又有何用。在前隋就有律法規定,任何人私開礦産抄家之罪,到了大唐也是一樣。家中倒是有小銅礦兩處,其中一處還好,另一處開採困難所交礦稅遠高於出銅量。”
來自蕭氏的一位族老自嘲的笑著。
鄭元璹介面說道:“自新錢出現,誰家的銅礦還有利?”
“這話沒錯。”
聽這些老家夥們說銅礦,柳木立即就說道:“別,別跑題。銅礦賠不賠,別說與我有關。這和釣魚的罵用魚網捕魚沒兩樣,不能說用魚網的就有錯了。”
“先說銅的事,你收不收銅?”鄭元璹已經白扔給柳木一萬貫了,此時他也要看到柳木是否有和解的誠意。
柳木舉起一隻手:“收,擊掌為約。”
蕭氏的人又問道:“那麼,江南的銅運來可不比河南道,成本要高很多……”
“您老莫這樣說,我收銅已經是誠意,有多少收多少。而且我還負責換錢,舊錢換新錢。想要我制錢的法子這個沒得商量,眼下也不可能在江南那邊再建一個制錢坊,所以這事差不多就行了。”
蕭氏老者哈哈一笑,此時揭過不提。
“那麼這鋼坊?”崔君肅將那兩頁紙放回到了柳木面前。
柳木將厚厚的冊子推到了崔君肅面前:“您眼下是戶部高官,博陵崔氏的崔叔敦禮)雖然現在吏部,以前也在戶部作過。這份東西也就是小幾萬字,您先看著,不明白我給您解釋。”
崔君肅沒有念,而是將裝訂線小心拆開,然後在每頁上標註頁碼。
崔君肅看過一頁就往下傳,最後一人看過後翻過來放在桌上,然後依次這樣整齊的一頁一頁的傳,一頁一頁的擺整齊。
柳木從揹包裡拿出一本平裝版的三國演義頭一冊,坐在角落裡也不出聲。
這厚厚的一本子讓這些人看完,理解,柳木相信最快也要兩三個時辰,甚至於今天晚上停止,明天再繼續,甚至到後天。
很顯然,柳木小看了古代的理解能力。
僅僅一個時辰,那厚厚的冊子每個人都看過一遍了,而且並沒有要柳木特別解釋什麼。
全是白話文寫的東西,對於惜字如金的唐朝文人來說,很容易看懂。
其中內容看似複雜,但經幾位真正厲害的人物一總結,也就是那麼十幾條。
總共一個半時辰之後,崔君肅向柳木招了招手:“請木郎君坐在這裡,我代表大夥和你談一談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