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飽喝足的李淵靠在視窗看著涇陽市集。
“小木,那毛線的生意很好,而且價格百姓們還勉強能承受。煤爐今年聽聞長安城中幾乎家家都備有一個,雖然說長安也有制煤爐的,但朕卻知道百姓更願意跑到涇陽這裡買。”
“聖人,長安的武候借我用用?”
“膽子不小,武候能隨便借?”李淵笑罵。
“兒不準備在涇陽賣煤餅了,煤餅全部運進長安。武候反正在巡街,以數坊設一個倉庫,武候來幫著賣。”
“不許。武候不得兼差。但倉庫的事情,朕可以許給你。”李淵否決了柳木這種沒腦子的想法。武候就是巡街負責長安安全的人,這些人光顧著掙錢了,那裡會再顧忌本職,所以李淵否決。
次日,彭海到涇河碼頭。
柳木用的依然是鐵板牛柳招呼彭海。
“小木,禁軍四衛養兵的費用其實很低,他們的收入中就有聖人賜給他們家眷的田。我還可以告訴你,你可以討要三原、涇陽、華原三縣的稅收名義上補貼禁軍軍費。這筆錢是不用經戶部的,只需要宮內查賬就可以。”
彭海的話讓柳木竊喜。
彭海笑著用筷子一指柳木:“果真是滑頭,看你笑的讓雜家都想罵你。”
“原本以為,要花許多許多錢,現在一算賬,竟然還有利潤。”
彭海大笑,有利潤這話他信,但其餘的人是算不出來的。當下又說道:“你知道前朝有多少宮女嗎?”
柳木搖了搖頭。
彭海收起了笑意,重重的嘆了一口氣:“在冊的,十萬。”
“十萬!”柳木嚇了一跳。
彭海點點頭,卻沒有再解釋這個十萬。
事實上,這個數字一點也不虛,隋煬帝徵召的不僅僅是天下民夫,更有天下民女。宮內的消耗更是一個天文數字。
彭海說道:
“不過隋亡之後有許多人逃了。宮中眼下在冊的與不在冊的,實際是一萬六千人,並不是對外宣稱的九千人。不在冊就是隋亡那一年徵召入宮,還沒有來得及造冊的。這些人每天光吃飯,就要花掉二十萬錢。”
“這麼多。”柳木的驚訝就寫在臉上。
“其實,宮裡如果不算六局,有千人就足夠了……”彭海給柳木正準備講一講宮裡的制度,卻想柳木立即搶話:“您老把六局撤了吧,人全給我。”
彭海疑惑的問道:“你知道六局是什麼?”
“知道,分別是:尚宮局、尚儀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寢局、尚功局。這些局的頭合稱六尚宮是正五品的官,然後是其下分為二十四司,再有二十四典,再有二十四掌,再設各級女史。她們管理宮中一切。”
“不能說一切,但大部分她們管。”彭海應了一句。
大唐的制度,還不是全靠太監作事,事實上全是靠女官在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