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柳木內心充滿著緊張與不安之時,卻聽到李淵開口了。
大唐皇帝李淵的語氣格外的沉重。
“朕以涼德皇帝自稱自己微薄的才華與德行),適民以願正好天下百姓尋求平安生活的願望)……
注:這一段別噴我,古文學得不太好,大概意思就是這樣)
聽到這話,大廳內所有人都立即站了起來,躬身而立。
沒有人敢打斷,身為皇帝此時在下罪已詔,誰打斷就是大不敬,是重罪。
大唐皇帝講的很久,大概的意思是,當年我也是沒辦法所以才向突厥委屈求全,稱臣是我李淵一個人向頡利稱臣,並非我大唐向頡利稱臣。
大唐子民是天國上民,無須害怕蠻夷之突厥,大唐士兵敢戰,大唐皇族亦血戰突厥。
李淵說完,將那兩張紙叫彭海遞給了李世民。
“二郎,若是有失,你自己挑個地方過此平靜的日子。”李淵這話語氣很平淡,可每一個字的意思當中,都帶著一種巨大的壓力。
李世民看到那張紙,雙膝跪地:“父皇,如有失,兒願以性命承擔。”
李淵回身從捧著自己禦刀的禁軍手中將自己的刀抽出,就插在李世民面前:“二郎,依你之前的上書,至少要斬頡利一條手臂,朕的理解是,此役必讓頡利之重臣死一人,所屬部落至少打殘一個,是也不是?”
“是!”
“那就去辦吧,朕累了。朕準備去避暑,等你的捷報。大戰之前,將朕的罪已詔,公示天下。去吧。”
“兒臣告退。”李世民雙手捧著李淵的刀,跪著退了三步這才起身,退到門口才轉身離開。
重臣們一一施禮,跟著李世民一起離開。
重臣們此時還沒有看到那兩張紙,但卻看到了李淵父子的決心。
李淵給李世民下了狠話,你敗了,就去找個地方作個閑散親王罷,朕也不想再看到你。可勝了會如何,卻沒有絲毫的話。
但足以證明,李淵要報仇。
報的,就是他向頡利稱臣的這個仇,突厥數次入侵中原的仇,中原百姓的仇。
後面小屋,李淵進來的時候柳木是整個人伏在地上的,柳木不怕是假的,兩頁紙讓大唐皇帝下了罪已詔,試問歷史上有幾個人幹出這麼二的事情。
“小小年紀。”李淵在柳木肩膀上拍了兩下,拍的柳木幾乎癱軟在地。
可卻聽李淵繼續說道:“好,不愧是朕的女婿,朕有兩個好女婿,平陽的柴紹好,長平的柳木也好。有骨氣,有脾氣。你要是能把高句麗也整的悽風楚雨,朕給你沒出生的兒子許一個開國縣伯。”
柳木感覺自己象是在零下二十度的冷庫轉了一圈又坐在桑拿房內。
“怕了?”李淵笑問。
“是怕了,記得某本書上寫過伴君如伴虎。”柳木低聲回答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