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示意不要去打擾,就讓柳木與彭海站在自己身旁遠遠的看著這一處工坊。
“這是漢式高爐。”李淵倒是見識不凡,一眼就看出了這爐子的本質。柳木在旁解釋道:“聖人,只是看著象,但內部卻有所不同。”
“如何不同?”
“大漢朝的爐用的是粘土,而這爐卻用是的華原縣特産的一種土燒成的磚,叫耐火磚,鐵化為鐵水這磚也不會被燒壞。而且爐內必須要有的,還有這裡特産的長石,將長石切成條,擺在爐內。”
“恩。”李淵點點頭,繼續觀看。
柳木不是工科男,他並沒有詳細的工科類圖紙,簡單的還行,這種高科技的東西柳木不行。
但柳木知道,焦炭、長石、耐火磚。
兩位老鐵匠不斷的在旁邊很高的架子觀察著爐子,其中一位老鐵匠舉起了手中的旗,另一位依然在觀察,也就是幾分鐘後,也舉起了手中的旗。
“掛纜……”李德謇專注於爐子,根本就沒有注意到大唐皇帝已經到了。
兩側兩根,背後兩根,前面一根。
四根纜在幾十個人的力量之下讓爐膛慢慢的傾斜,鐵水從爐中流了出來,而且是一個又一個的沙模,鐵水倒不沙模之中。
大約一刻鐘之後,這一爐的鐵水全部倒空。
小工開始上前清理爐膛,新的長石與砸成碎粉的礦石也拉到近前,還有早就準備好的大量焦炭。
“稱重。”李德謇急不可待的要求稱重。
他很想知道這一爐出來的有多少,成色如何?
然後再次用另一個爐子重練,煉掉雜質。再換到最後一個爐內,可以變成鋼水。
能進最後一個工坊的人,都是簽下死契的人,連李德謇都不能到最後一個工坊,那裡有最頂尖的刺客負責守護四周。
因為柳木講過,最純的就是熟鐵,不純的是生鐵。鋼是用碳煉出有極少數炭的熟鐵。
從沙模之中取出的鐵條還是暗紅色的,工匠們與李德謇一樣急,他們等不了這些鐵條變冷,用大鉗子兩人合力夾住放在石墨託盤上,另一邊放著標準一斤重的鐵塊,然後按照重量變化,以標準一錢重來配重。
“無須算小數,數一數有多少條。”李淵開口。
眾工匠不知道李淵是誰,但他們認識柳木。
再看大唐皇帝的服色,很是華麗。在這工坊之中依然穿絲綢的人,絕對是貴人。而且從站位來看,比柳木這位最大的人物似乎還高。
李德謇卻是反應過來,只看衣服就知道這是大唐皇帝親臨。
李德謇上前施禮,大唐皇帝李淵一擺手:“免禮,站在一旁。”
一根鐵條五斤重,很快就數完有七十一根半。也就是這一爐有三百五十斤。
“很好。”李淵滿意的點點頭後問道:“一爐需多久?”
“回聖人您的話,這一爐需要約一個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