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高明。”柳木心中真是佩服。
柳木的腦袋不是電腦,肯定是記不住詳細配方的。但曾經作寫手的時候,抄了無數的中成藥簡方,而後也曾幻想著自己說不定穿越了。
那麼留一些掙錢的本事總是沒錯。
所以柳木就背下了一些非常簡單的,不超過十種藥材常用中成藥方。
以及一些極特別的,藥材數量多,但卻是有顛覆性的藥方,比如金瘡藥。
當下,柳木就拿出一疊紙,然後全部的小竹筒都擺在了桌上。
李淵與孫思邈相視大笑。
“朕猜對了,小木絕對不是帶朕來道長這裡談養生,必是有他的事。這不就是。”
“聖人說的對,也不對。對他確實有,不對他這事卻如剛才所言,恩澤百姓。聖人當賞。”孫思邈又替柳木說了句好話。
李淵大笑:“賞,先記下。”
二十幾頁紙,代表著二十幾個常有中成藥方,其中只有三個有配方,其餘的只有藥名。獨孤蘭若的能力有限,她是一個好醫者,但推算配比這個難度對於她來說,太大了。
孫思邈的眉頭皺起來了。
這裡有些方子他聞所未聞,想都想不來。
畢竟這裡是大唐,還不是明末,中醫藥材學還沒有達到極致,許多藥材的作用沒有深挖出來。
這個時候,女眷的軟轎才上來。
萬貴妃身為貴妃,見到孫思邈執的是晚輩禮,孫思邈的德、行、醫、道。在大唐長安那正如柳木所稱呼那樣,叫老神仙。
孫思邈現年已經八十多歲,但身體比起尋常五十歲的人還健康的多。
所以他的養生之道,自身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
獨孤蘭若在萬貴妃之後,伏下行大禮:“師傅,木他有錯,弟子願代罰。”
“為師準備出山。”孫思邈動心了,柳木這一系列常用藥如果真的成功制的小丹丸,那麼可以說是對醫者事業的一個巨大的變革,對百姓更是有著大好處。
柳木也伏下身子:“老神仙您不必出山,您老選的這山就是好山,連綿幾十裡。晚輩曾在山中轉過,這裡有草木近千種,藥材至少有三百種以上,而且氣候宜人。將一些野生的常用藥材劃田而種,然後出丹。”
“而後呢?”孫思邈追問。
“老神仙,藥田出藥比起進山採藥而言,藥材的價格會下降數倍。還可以保證藥材藥性的統一性,以及産量。更更重要的是,許多少見的藥材卻會有很多可用。這樣的結果就是,百姓抓一副藥會少數倍的錢帛。”
柳木很清楚,人工種植藥材還沒有規模話。
前隋也只是試探著有過研究與發展。
但前隋短命,隋末戰亂的時候連糧食都不夠吃,誰還會關心種藥材。
李淵這時說道:“朕似乎聽說過,百年前梁之時有本書叫齊民要術,就提到了許多種植藥材的法子,但朕不懂醫,所以對此知之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