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荷官再也沒有動任何的手腳,心情恢複輕松的竇世寬運氣變好,心態也變好,倒是玩的有聲有色。
此時,皇宮內。
彭海已經回宮,自己抱著那隻箱子進了李淵的書房。
“聖人。”彭海放下箱子,施禮後示意太監宮女退離。
李淵正在讀書,放下手中的書後問道:“小木要什麼賞賜。”
“回聖人的話,賞賜是小事。木小郎君用了一個很古怪的話語評論一件政務。”
“講講。”李淵起身走到軟榻處坐下,彭海開啟爐子準備煮茶,同時也說道:“聖人,木小郎君說半島三國是來騙錢的。”
“何意?”
“老奴不敢說木小郎君講的有道理,但根據前隋皇宮找到的卷宗,老奴認為,半島三國前來進貢,但拿回去的賞賜卻是貢品的數倍。”
李淵搖了搖頭:“國之大事,豈能以財貨計算,孩童心思。只要邊疆安穩,不過區區一點財貨罷了。”
彭海這才開啟箱子:“木小郎君獻禮,這些可由宮中工匠製作成梳妝臺。”
這滿滿一箱鏡子當真是讓李淵吃驚不少。
“一百零八面。”彭海報了個數。
“造價幾何?”
“這一箱,依木小郎君所言,材料人工總計不超過兩金。老奴以為,就算是有些許計算錯誤,也不會超過四金。”
李淵抽了一面鏡子拿在手上仔細觀察。
這確實是鏡子,只是並沒有製作好看的邊框。正是柳木準備的那種梳妝臺上所用的大小,婦人坐在桌前,開啟梳妝臺,這幾寸高的鏡子大小也非常的合適。
“也就是,一面鏡子不到一貫錢?”李淵問道。
“是,肯定不足一貫錢。木小郎君獻策,請聖人用這些鏡子回賜半島三國。老奴會安排工匠加緊製作,用不了太多時日,一百零八個梳妝臺就會製作完成。”
李淵滿意的點點頭:“說說,小木想要點什麼?”
“他似乎是找到了酒神杜康古窖。在白水縣內。”彭海彙報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