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賞賜的事情,柳木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然後雙手搓了搓。 ?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收起臉上的笑意,很嚴肅的坐直了身體。
彭海看著柳木,心中估算著柳木可能會要一個很大的賞賜,納徵是家事,獻禮不是功勞。但能用鏡子作為大唐回賜小邦的禮物,這就是很大的功勞了。
柳木雙手一握拳頭,開口了。
“我要同州白水縣一塊看似很普通的,靠山的一塊地,那裡有個廢棄的舊山神廟。我的工坊裡有一位前隋宮裡的酒匠,當年他的師傅找到了酒神杜康的老窖,可惜他們師徒身份低微,他們……”
柳木正講著,彭海一擺手:“你又是這樣。”
“我又錯了?”柳木不解。
彭海用一隻手按住額頭,想笑卻又認為笑並不合適,忍的倒是辛苦。無論如何,柳木也是有心,而且並不是貪心。
“聽雜家一句話,以後這等小事不許……”彭海停下了,在想如何用詞。想了想,彭海繼續說道:“不許讓雜家以為,你要辦多大的事情,要有多為難。”
“可在小民眼中,那塊是很大一塊地,主要是連著一座山頭,我也不知道那窖有多深,有多大。”柳木心中已經明白了彭海的意思。
可是柳木在嘴上,依然還是要擺出一副鄉下小民的姿態的。
正如有句話說的好,人生在世全靠演技。
“木,來說說那鏡子。你的意思是,給那三個自以為是的小國,回賞的時候,用鏡子?”彭海開口問道。
“恩,我讀過一些書,記得大漢朝的時候。倭人前來請封還是歸化什麼的,當年賞賜十面鏡子,就是極重極重的賞賜了。如果用我製作的鏡子,咱們大唐可以省下很多錢帛。”
彭海再問:“那你知道,他們來幹什麼?”
“來騙錢的。”柳木惡狠狠的說著。
彭海愣了,什麼叫來騙錢的。這三國是來請求賜下歷法,也就是求冊封的,賜下歷法的意思是他們將會按照大唐的歷法來統一時間,統一史冊。
柳木當然知道這三國是來幹什麼的,這一段在初唐史上是很重要的一筆。
大唐以和為貴,穩定北疆,冊封半島三國分別為遼東郡王、帶方郡王、樂浪郡王。
但重點是,他們送來的所謂貢品,按後世的歷史學家的測算,不足大唐回賜的五分之一,這一點讓柳木十分不爽。
“來騙錢的。”彭海重複了一句柳木的原話,夾了一筷子肉放在嘴裡,品著酒卻是笑個不停。
彭海看柳木還準備再說點什麼,擺手製止了柳木:“這是國事,莫孩子氣。不過你的提議確實是不錯。你現在有多少面鏡子?”
“那東西就象燒瓦片,一但開爐就不好停下來。我安排了不少人,十二個時辰分三班倒。玻璃片已經堆滿了倉庫,變成鏡子慢了些,但人手勉強還夠用。反倒是製作鏡子殼的人手不足。”
“工匠有很多。”彭海倒是真的沒想到,鏡子這東西在柳木這裡數量如此巨大。
只是彭海也沒有分清,玻璃片是什麼,和鏡子有多大的區別。
“您能再替我討個賞賜,我想要一百副甲的限額。我不要賞賜甲,我打算自己製作一百副甲,再給自己挑一百個家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