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名稱「訣騎士·月央」
編號hdv—x011a
定位混合驅動型物質形成裝甲
主武裝「長光」系統
持有者枝
大氣層內極限推進速度:
10馬赫「輝夜姬」揹包裝備下)
22馬赫「嫦娥」揹包裝備下)
在歷經十數套不同定位的“第四代女武神弒神裝甲”的成功研發後,「聖1504研究所」創始人長船長光結合此前多套“弒神裝甲”的優點與開發經驗,在度過了漫長的研發週期和反覆打磨後所打造的最高傑作,其最後得到的理想成果便是「訣騎士·月央」。
作為結合了多套“弒神裝甲”優點的集大成之作,「訣騎士·月央」幾乎融合了「天命組織」現今擁有的所有最尖端技術,甚至連尚未真正投入實用的“仿律者核心式超高濃度崩壞能積存裝置”都在其列。
這套融合了天命多項尖端技術而製成的「訣騎士·月央」,可以說除了對使用者的各項能力要求過於嚴苛這一點外,幾乎找不到任何短板或缺陷。
然而本裝甲在開發設計之初就被長光寄予了“交付給那個人的最強之劍”這一厚望,從一開始,這套裝甲的使用者就註定只能由枝來擔任。
因此,“要想發揮出這套裝甲的真正實力需要尋找擁有極強操縱能力的使用者”這種擔憂全程就沒有在長光的思考中出現過。
本裝甲的最大特點就是搭載了名為「長光」的多武裝統御系統全稱超高速奈米粒子釋出型多武裝瞬時構造統御系統),具體表現為利用“魂鋼”天然帶有的資訊承載能力,透過裝甲各處裝備的白色半透明結晶:“奈米粒子集束構造晶體”來實現對資料庫中多達480多種不同規格武裝的快速構造和駕馭。
基本原理為透過構造晶體向外照射由“新月粒子”構成的魂鋼粒子引導光束,將光束本身作為通道,引導裝甲內儲存的奈米粒子形態的魂鋼高速釋出,並在控制系統事先向魂鋼粒子輸送的裝備資料和指令下重組成相應武裝。)
「訣騎士·月央」全身共搭載了20組“奈米粒子集束構造晶體”,分別配置在裝甲的兩肩、背部、腕甲內外側、腰部以及小腿裝甲外側,根據位置不同,其預想設計定位與形狀也各有區別。
這其中,裝甲肩部兩側各嵌入的五組長條狀“構造晶體”主要用於快速構造多個小型奈米武裝以實現對戰場的高效壓制,同時其也支援在肩部構造例如“導彈發射匣”之類的固定搭載式裝備。
於裝甲背部安置的面積兩組稍大一些的“構造晶體”主要用於快速構造不同種類的戰術揹包以實現對多種戰場情況的適應,當然,其也支援構造戰術揹包以外的各類武器裝備。
嵌入在裝甲兩條小臂外側各一個的“構造晶體”主要用於生成“新月粒子光束盾”、“奈米魂鋼盾牌”一類的防禦類裝備。然而由於「訣騎士·月央」使用者的戰場反應能力過於迅速,以至於本位點更多時候還是用來構造各種實彈、能量類武裝。)
同樣安置在裝甲手腕內側各一個的“構造晶體”則主要用於構造槍械或格鬥兵器一類的單兵用戰術武裝。
此外,安置在裝甲腰部裙甲兩側的兩枚“構造晶體”主要用於構造長短射程均有的掛載式射擊裝備,如“崩壞能粒子光束炮”或“高效能電磁軌道炮”等。
最後,裝甲小腿兩側的“構造晶體”主要用於構造小型火器、輔助推進裝置或者某些腿部近戰兵器。
除了“奈米粒子集束構造晶體”外,作為混合驅動型裝甲的「訣騎士·月央」還針對使用者枝是普通人的情況,在裝甲本體和各個戰術揹包中都搭載了可以儲存和吸收大量崩壞能的“仿律者核心式超高濃度崩壞能積存裝置”,使其變得不需要由使用者自身或者「神之鍵」提供崩壞能也能進行長時間的高烈度作戰。
值得一提的是,本裝甲雖然和其它“第四代女武神弒神裝甲”一樣搭載了空中機動能力已經足夠優秀的“反重力浮空引擎”,但依然在裝甲後裙甲、腿部、腳底等部位保留了外接噴口的設計。
實際上,這是因為作為其開發者的長光為了在「訣騎士·月央」上實現更強的機動性而特地改良後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