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頭俯瞰,三丈多寬的城牆就像是一個三明治,最外面是堅固的水泥板,確定了城牆的格局,起到保護作用,挨著水泥板,是兩層磚牆,最中間是泥土。許陽親自指揮著,工人們動作極快,眼瞧著城牆越來越高。
五尺、八尺、一丈、一丈五……漸漸的雄偉的山海關露出了真容。
方周20裡,四面建有甕城,城牆高達兩丈五,加上女牆,超過三丈,高大雄偉,就好像一個頂天立地的武士,守在了山海之間,將長城的門戶牢牢看好!
水泥的出現,絕對是一個超級作弊神器。
以往建城,要用三合土,一層層夯實,內外還要罩上青磚,速度根本快不了。
原來的流程是先打好地基,然後工匠們準備三合土,鋪到地基上,用石磙壓實,一層結束之後,再進行下一層……施工和備料交替進行,十分緩慢。
可是有了水泥,就能將籌備和施工分開。
多地一起製作水泥板,而修城的工人只需要堆砌,不用管原料的問題,效率提高了幾倍不止。
各地作坊先造好需要用的水泥板,長寬各兩尺,厚五寸,運到了工地之後,建築工匠只需排列好,用水泥粘合起來就行。
等到兩三天的功夫過去,硬度堪比磚石。
在水泥出現之前,粘合劑一直是老大難,有地方用石灰,有的用糯米汁,用雞蛋清,還有用動物血的……這些東西,不是粘度不夠,就是來源困難,造價昂貴,都遠遠不及水泥便宜,效果好!
還有更喪心病狂的。
比如某些需要堅固的城牆犄角,幹脆就用混凝土灌,想想吧,一塊十米厚的水泥坨子,別說遼兵了,就算是拿大炮轟,也未必轟得開。
三個月期限,許陽只用了兩個月20天,就把山海關給弄了出來。
……
一座氣勢磅礴的關城,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成長。負責運送水泥板的民夫們目瞪口呆,驚得閉不上嘴巴。
這就是大宋的實力!
這就是文明的碾壓!
比殺戮更有震撼力的就是創造!
目睹了山海關建設過程的百姓,回到家中,無不眉飛色舞,得意洋洋,把自己見到的告訴家人親友。
他們最喜歡說的就是——咱們漢人真牛!
連王寧安都沒想到,建造山海關,居然也成了喚起漢魂的生動教材。
耶律洪基,快點來吧,老子也等不及了……王寧安躍躍欲試,可就在這時候,突然一騎從南邊飛馳而來,到了幽州城門,上面的騎士直接摔到了馬下。
守城軍卒慌忙扶起,騎士艱難張了張嘴,指著懷裡的竹筒,裡面裝著一份報喪的文書,他是從府州而來。
就在10天之前,府州知府,樞密副使折繼閔死去了。
得到了訊息,所有人都驚呆了,王良璟激動地淚水長流,想當初,兩個人一起去嶺南平叛,殺得何等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