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聽的是如痴如醉,把文彥博當成了活著的聖人!
老文也是有了充足的準備,才和王寧安提出來的,他是信心十足,只要你王寧安是個變法派,是支援開拓的,就不能反對老夫的主張,你小子只能替老夫搖旗吶喊!
你再聰明,再有辦法又能如何?
畢竟你讀書太少,抓不住人心,比起老夫啊,差著道行呢!
文彥博這是處心積慮,想要名利雙收,立地成聖!
王寧安也看透了老家夥的如意算盤,可仔細思索,王寧安發現,這一次文彥博完全是地地道道的陽謀,根本阻攔不住。
他從文彥博的這套說法當中,同樣聞到了濃濃的文藝複興味道。
那邊是恢複希臘羅馬文化,他是恢複管子之學。
那邊反對中世紀黑暗,反對教廷,他反對儒家思想一統,萬馬齊喑。
那邊要求打破思想禁錮,鼓勵追逐財富,文相公提倡破除儒家牢籠,勇於開拓進取。
那邊提倡自由,減少繁瑣的儀式,老文也要求減少宗法限制,要尊重年輕人的選擇。
那邊反對仇富,支援借貸,老文同樣鼓勵商業發展,重視金融。
……
王寧安仔細數下來,幾乎每一樣都能對應起來。
唯一文相公沒提到的就是要發展科學,重視技術,當然了,後人認為文藝複興解放了思想,促進了發明創造,這個結論也未必正確。
至少王寧安就知道航海造船技術發展,是因為海上運輸的需求,紡織技術進步,是因為市場擴大,武器大放異彩,那是要征服土著,更好地殺戮搶掠……幾乎所有的發明,是市場驅動,是現實需求的結果,和思想的解放,關系未必有多大……當然了,或許若幹年之後,人們也會說,文相公打破了思想禁忌,各種新發明如雨後春筍,文相公居功厥偉……
王寧安已經不想做更多的推演,他已經看明白了,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想往外面走,遇到的困難和制約,都是差不多的,而面對同樣困難,産生類似的思想主張,有許多相通之處,也沒什麼奇怪的。
只是有一點他可以肯定,文彥博抓到了關鍵,掌握了潮流!
憑著他的一己之力,怕是沒法阻止文彥博立地成聖了。
宋庠,宋祁,他們足足討論到了深夜,連馮京也冷靜下來,仔細尋思,他漸漸也想通了,文相公這是要上天了!
最後宋庠喟嘆一聲,“利之所在,如水之就下,滾滾而來,只可順應,不能阻擋!”
他看了一眼宋祁,兄弟點了點頭,宋相公這才對王寧安說道:“王爺,老朽不才,無論如何,也不能看著文寬夫為所欲為。這段時間,老朽一直在收徒講課,論起對《管子》的熟悉,他文彥博未必是老夫的對手!如果王爺點頭,老夫願意出頭,和文彥博一爭高下!”
宋祁也說道:“沒錯,當官我們兄弟鬥不過他,可比起做學問,他還差著行市呢!”
瘋了,全都瘋了!
馮京眼珠子都掉了,“兩位相公,你,你們怎麼能和文寬夫同流合汙啊?”
宋庠語重心長,“如果我們坐視不理,當個局外人,姓文的想怎麼詆毀孔孟,就怎麼詆毀!賢侄,你就甘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