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韶笑得很苦,“王爺,下官是真想不明白,為什麼皇後娘娘也要捲入其中,他們曹家……”
“不要說了!”王寧安突然一擺手,攔住了王韶,他厲聲道:“皇後娘娘乃是君,我們是臣,你也為官多年,連君臣的本分都不知道嗎?”
王韶只能低頭不語,又坐了一會兒,就起身告退。
把王韶打發走,王寧安的臉色很不好看。
曹皇後會跳下來,介入其中,讓王寧安大吃一驚。
一直以來,曹皇後都是賢良淑德,是個頂仁厚的國母,她會幫舊派出頭,真是令人意外。雖然有所謂的盟單,或許皇後也會受到要挾,但是王寧安估計,曹皇後多半也是心甘情願的。
天子老了,太子又小,大宋朝會有一段時間,太後的權勢勝過皇帝。
曹皇後是將門女傑,她不可能看不出這一點。
拉攏一些力量,培植親信,鞏固權力,爭取一個更有利的位置,這怕是任何人都會做的事情。
而且歷史上,曹皇後也是站在反對派一邊的,王安石罷相,廢除新法,都和她脫不了關系,有些時候,王寧安都不得不感嘆歷史慣性的強大。
即便他改變了許多事情,但很多時候,還是沒法徹底扭轉乾坤。
毛病出在哪兒?
是國人天生好鬥?
像某些人說的那樣,存在劣根性嗎?
如果僅僅著眼五千年歷史,或許講得通。
可是放眼四海,對比所有民族,坦率講,國人算是很剋制的,內鬥雖然從來不間斷,但是除了改朝換代之外,血流成河的情況並不多見,最多是從京城趕到黃州,從黃州一腳踢到天涯海角。
遠的不說,就說甘州和涼州的西夏人。
盤剝壓榨,已經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縱兵搶掠,處死逃走的牧民,手段殘忍,絲毫不留情……相比之下,大宋自愧弗如。
之所以會內鬥,說穿了就是資源不夠,就像野獸,如果獵物充足,獅子也會很大方,甚至允許其他動物分享他的食物,可是當獵物匱乏的時候,掠食者的內鬥就不可避免。
朝廷的爭鬥,不會因為自己把耆英社,把文彥博帶到西域就會停止。
因為資源就那麼多,不爭不行啊!
沒有誰能置身事外。
要想解決京城的亂象,最好的辦法就是丟擲海量的資源,讓各派能夠滿足胃口,不至於繼續瘋狂廝殺,把大好的局面給毀了。
光是這點土地牧場,還不足以讓所有人瘋狂,要找到真正能讓人瘋狂的東西才行……“王爺,慕容將軍送來了一封信,他們發現了好多墓葬。”陳順之將慕容輕塵的一封信送到了王寧安的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