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分兵?”
“是因為水源。”狄詠悶聲道:“西域水源寶貴,十幾萬大軍調動,離不開山麓地區,因為只有這裡有綠洲,有水源!”
慕容輕塵突然放聲大笑,用拳頭猛地一砸,“你們說的不是很清楚嗎?怎麼就拿不出對策?”
“清楚,清楚什麼?”趙宗景好奇道。
慕容輕塵撇了撇嘴,“既然大軍離不開水源,我們要遲滯對方進軍,破壞了水源就是了,這有什麼難的!”
這有什麼難的?
虧你說得出口!
在場的幾個人都瞪圓了眼睛,趙宗景咳嗽道:“慕容兄,你知道西域的水源是什麼嗎?”
“不就是坎兒井嗎!如果是別的,還沒法破壞呢!”慕容輕塵說的輕描淡寫。
可是趙宗景他們都吐血了。
西域黃沙萬裡,生存艱難。尤其是水源稀少,寶貴勝過黃金。
根據《史記》記載,當年漢武帝通西域,為了在西域駐軍,對抗匈奴,便發明瞭坎兒井,又叫井渠。
西域的氣候和土質非常特殊,這裡一年降水幾十毫米,可蒸發量有上千毫米,地面又都是容易滲水的沙土,從地表引水,半路就蒸發滲透幹淨了,人們根本沒法利用。
聰明的漢人工匠,他們發現雖然地表沒水,但是地下還是有豐富水資源的。
他們在山地找到含水層,先打一口豎井,直通含水層,隔一段距離,再打一口豎井,然後利用指南針,在地下挖溝,把兩口井連同,這樣一來,第一口井打出來的水,便能順著地下的暗溝,流到第二口井。
只要豎井足夠多,暗溝足夠長,就能把寶貴的水資源從山坡引到平原,灌溉滋養綠洲,人和牲畜都靠著這點水活命!
想想吧,要找水源,要修豎井,要挖暗溝,稍微有一點差錯,就會造成土層塌方,為了修坎兒井,死的人絕對比井多!
在西域,哪怕最喪心病狂的人,也不敢動坎兒井。
誰動了坎兒井,會遭天譴的!
“慕容兄,那是漢代先民就開始修的,一千多年,你不怕老天爺的天譴嗎?”
慕容輕塵眨了眨眼睛,“老天爺在哪呢?讓他來見我!我想問問他,是保佑我漢家子民!還是保佑喀喇汗國的希志?”
他充滿了不屑道:“老天爺要是不站在我們一邊,還要他有什麼用?有天譴,讓他沖著我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