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大宋將門> 第670章 最倒黴的徵西大將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70章 最倒黴的徵西大將軍 (2 / 4)

這些城堡能囤積人馬,為商路提供保護。

往來的商隊在這裡休息,補充,進行交易。

再有,城堡的周圍,還要發展農牧産業,供應當地駐軍需要。

總而言之,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工程。

趙宗垕預估,修這一條絲綢之路,付出的代價應該是川陝直道的十倍不止,不利用俘虜和蠻夷,就會虛耗大宋國力,激起民變,得不償失,但是路不能不修,機會只有一個,請朝廷早做準備!

這個計劃如果是別人弄出來的,王寧安一點不意外,可從趙宗垕嘴裡說出來,他可就傻眼了。

這還是自己的徒弟嗎?

莫非是別人告訴他的?

是狗牙兒,還是蘇軾?

看起來又不像,這封信完全是家書的口吻,就是他們趙家父子溝通感情,交流心得的,寫得很隨意,不像是精心準備的。

王寧安的瞳孔猛然緊縮,莫非自己這個徒弟出師了?

其實說實話,王寧安教趙宗垕的時間不算長,只是打了一個基礎,在王寧安這裡,趙宗垕只是學會了要博採眾長,要多思考,不迷信,不固執,凡是知行合一,以實踐作為標準……

進入了皇家小學之後,有太多人想要抹除王寧安的印記,真正去左右影響太子,他們對趙宗垕灌輸了太多的孔孟之道,給他講解仁恕愛民的故事,尤其是把歷代的得失,告訴給小太子。

很多人都喜歡追究歷史真實。

可歷史怎麼可能有真實!

首先歷代的史官就是不客觀的,尤其是獨尊儒術之後,修史大權都落在文官手裡,任何一個傳記,都沒法把一個人所有的事情都記錄下來,只能撿一些重要的記載。

那如何確定重要不重要?

自然是根據史官的價值觀進行判斷取捨。

美其名曰,春秋筆法,為尊者諱。

後人看到的傳記只能是一部分,錯把這一部分當成了全部,就好像練功只學了一半,自以為是太極宗師,結果連10秒都撐不住。

這一套東西,王寧安是很清楚的。但是他沒法去告訴小太子什麼,悟性只能靠著自己。

幸運的是,王寧安給趙宗垕打了很不錯的底子兒。

小家夥的腦袋沒有僵住,凝固。

他到了西北,眼見的和書本上的東西都不相同,自然會思索,會揣度,漸漸的有了想法,就不斷和他爹交流。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