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寧安講了很多,從收複河湟之地,到經略青唐,再到恢複漢家故土……學生們都聽得格外認真,甚至連一幫小娃娃都瞪圓了眼睛,仔細記下先生的話。
一句東華門唱名,鼓舞了無數計程車人,卻又寒了無數武人的心。
如今東華門唱名的那位身首異處,終於到了改弦更張的時候。
以王寧安的這堂課作為起點,皇家書院,京城的書坊,各大報館,不遺餘力,刊載于闐國的歷史,禮部也找出李聖天遞交給大宋的國書,送來的玉石珍寶。
人們反複讀著幾十年前的國書,他們能感覺到于闐國對大宋的忠誠,也能感到他們面對強敵的絕望。
可是他們沒有放棄,于闐國戰鬥到了最後一兵一卒……
當年的大宋,剛剛立國,兩次北伐慘敗,無力顧及遙遠的西域,太祖和太宗只能只能派遣使者,去勉勵他們,鼓舞鬥志。
如今的大宋已經不一樣了,我們要變法圖強,要拿回屬於漢家的故土!
燕雲十六州,河套平原,如今又加上了一個西域故地,于闐故國……
百姓的血液被點燃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拿起刀槍弓箭,學習武藝,在田間地頭,出現了數量眾多的弓箭社,昔日的賊配軍成了大家眼中的香餑餑……年輕人喜歡纏著解甲歸田的老兵,詢問疆場徵戰,學習弓馬武藝,渴望著上陣殺敵,立功受賞。
整個社會風氣都在快速扭轉改變,從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到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並遊俠兒。
一夜之間,彷彿天地都不一樣了。
王寧宏,王寧宣,王寧澤,他們率領著8000鐵騎,從幽州一路疾馳,趕到了西京,聽候差遣。
所過之處,各地計程車紳百姓簞食壺漿,犒勞將士。
弄得他們受寵若驚,不知所措。
尤其是進入西京,寬闊的道路兩旁擺滿了香案,上面放著鮮花美食。街道兩旁,鼓樂震天,鞭炮齊鳴。
當將士們昂首闊步,走進城門的一剎那,不知道誰帶頭大喊,“大宋好男兒!”
“大宋好男兒!”
“好男兒!!”
……山崩地裂一般的歡呼,在那一瞬間,王家軍是熱淚盈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