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彥博就把王安石給推了出來。
他的算盤很精明,你們有關系在先,我推王安石,王寧安就不好找我算賬。而王安石要照顧自己人,就肯定會黑了六藝學堂。
到時候你們自己掐去!
王安石雖然不聲不響,可是名聲太好了,儼然當世聖人,想幹掉他,也不是那麼容易。正好,讓二王來一個兩敗俱傷。
要不說,沒有點腦子,千萬別在官場裡面攪,這幫東西,全都是人精兒!一個個肚子裡都是算計,專門是那種讓你吃啞巴虧,有苦說不出的。
只是千算萬算,文彥博錯估了王安石的人品。
這位拗相公的眼睛裡,從來不揉沙子,也不會玩卑鄙的手段。
他十年寒窗,深知讀書的苦。
在地方多年,也深知大宋的危!
選拔人才,選拔能幹的人才!
這是王安石真正的想法,至於文彥博暗示的那些花花腸子,王安石根本沒在乎。
他擔任主考之後,格外認真,搜身比起平時嚴厲了數倍。尤其是到了評判試卷的時候,王安石更是親力親為,不放過一篇文章。
其他的副主考和同考官都嚇傻了,因為按照慣例,一份卷子,先有他們審閱,在上面畫上標記,確定等級,然後再轉交主考。
一般情況下,主考只看被挑出來的百分之十的卷子。
畢竟誰也不是超人,沒有那麼強的精力。
可王安石硬是打破了慣例。
這位的彪悍,讓所有人目瞪口呆。
他把所有卷子,通覽一遍。
首先,那些文辭不同,錯別字一堆,用典不恰當,犯了忌諱的文章全都被黜落。接著王安石一揮大筆,將所有用“太學體”的文章,全數黜落,一個不留!
其他考官都嚇傻了,“主考大人,這些文章裡面,不少文采斐然,理氣具佳,緊緊因為用了太學體,就被黜落,實在是不公平!”
王安石頭也不抬,呵呵了兩聲,“以往歷次會試,因為沒用太學體而黜落的考生還少了?你們替用了太學體的考生鳴不平,那之前那些人呢?誰替他們鳴不平?”
一句話,把其餘幾位考官都弄得啞火了!
“朝廷論才大典,選的是治國之才,而不是選西席先生,賣弄文采,言之無物之輩,本官一個不取!你們若是不服氣,可以向陛下告發,不過在這之前,給本官好好判卷子,不準有一點失誤,否則本官一樣會具本彈劾的。”
霸氣,除了霸氣,就是霸氣!
不愧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拗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