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大宋將門> 第470章 皇帝的鴻門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70章 皇帝的鴻門宴 (1 / 3)

已經貴為太子師的蘇老泉,曾經在酒後說了一句,假如年輕20歲,恨不能成為六藝學生!

當爹的都嫉妒幸運的兒子!

創辦六藝學堂的時候,就集中了當世的名師,鴻儒,歐陽修、範仲淹、梅堯臣、晏殊,任何一個拿出去,都是光耀千古的人物。

一個學校要想成功,光有名師還不夠,還必須有出色的辦學精神,王寧安定下了兩條,一曰知行合一,一曰相容幷蓄。

丫的無恥剽竊了最知名的治學精神和辦學理念,還不惜巨資,傾其所有,這麼多年的投入,早就超過了上千萬貫。

歷屆的六藝學生,能進入平縣實習,能跑到京城歷練,還沒考科舉,就在金殿上和狀元較量,深得皇帝欣賞,這不,光複幽州,這幫小子又都湊熱鬧去了。

領兵打戰,重修長城,籌備學校,分田分地……裡裡外外,什麼都幹過了。

不到十年的時間,前一半學習,後一半參與各種大事,他們得到的歷練,外放一個知府都差不多了。

尤其是章敦和呂惠卿,作為王寧安政治才能最強的兩個學生,出使過異國,立過大功,如果不是王寧安壓著,早就能入仕為官,而且職位還不低了。

當然了,王寧安這麼幹也是為了他們著想,王寧安的出身決定了他怎麼努力,也無法融入士人的圈子,索性不跟他們摻和。這些學生則不同,他們是地地道道的文人,要想有所作為,就要走文官的道路,從科舉開始,一步一個腳印才穩妥。

王寧安的成功沒人能複制,學生們還是按部就班好!

王寧安離開幽州幾個月的時間,呂惠卿和章敦他們都忙碌異常,配合歐陽修,處理幽州複雜的事務。

先是打退了契丹的攻擊,而後搶修長城,建立起牢固的防線,又將土地田産徹底分給百姓,大宋在幽州站穩了腳跟。

而且根據呂惠卿的提議,將幽州的契丹人也分開了,原來的上層貴族全都處置,發配到渤海國,還有更多的部族,甚至是奴隸。

呂惠卿建議,分給他們土地,牛羊,像普通漢人一樣對待,還徵召他們進入軍中。

最初大家還懷疑,這些人會不會忠於大宋!

可是當他們拿到了屬於自己的牧場和牛羊,簡直瘋了!

事實證明,這些士兵表現極為突出,他們甚至幾次越過長城,去襲擾契丹各部,把他們驅離長城一線。

為了保護自己的牧場和牛羊,數以百計的契丹戰士英勇殉國。

歐陽修在黃帝廟為了這些戰死的契丹將士舉行盛大的公祭。

入則華夏,出則夷狄!

凡是認同中華,為了腳下土地浴血奮戰,都是炎黃子孫,漢家兒郎!

中華能成其博大,靠的就是寬廣的胸懷。

最鬱悶的人就要數耶律重元了,他們契丹人經營幽州一百多年,結果不到一年的光景,漢人全都變回了宋人不說,還拐走了好幾萬契丹人!

孃的,不帶這麼玩的!

繼續同化下去,朕這個皇帝都要去炎黃神廟磕頭了……

幽州的局勢穩定下來,學生們終於能卸下千斤重擔,急匆匆趕到了洛陽。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