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相信蠱惑,反而期待著朝廷的霹靂手段,能盡快結束西北的亂象。
就連文彥博也不得不感慨,“王相公愛民如子,軍紀嚴明,替朝廷把人心都給搶過來了,只要人心不亂,別管是誰,都掀不起什麼風浪!只是……”
“只是什麼?”
趙禎問道:“莫非文相公覺得王卿有錯?”
“老臣不敢,只是老臣以為譚玉麟畢竟是朝廷命官,王相公直接給殺了,有違祖制,似乎應該交給朝廷,明正典刑才是。”
“交給朝廷?那朕就應該給他千刀萬剮,滅了他的九族!”
趙禎怒火中燒,將一份急遞扔給了文彥博。
這個是王寧安所寫,譚玉麟和崔家勾結,故意隱藏青鹽不發,造成百姓缺鹽,崔家從中蠱惑,形成民變。
說起來,譚玉麟就是崔家的幫兇,就是民變的罪魁禍首之一!
王寧安附上了詳細的口供和證據,絕對是鐵案如山,不容置疑。
大宋是不殺士大夫,可是捲入了造反,老天爺也救不了你!
哪個朝代的皇帝也不是善男信女,連造反都可以容忍。
趙禎甚至覺得殺了譚玉麟是便宜了他,最好把他大卸八塊,讓天下人都看看,那才解氣呢!
文彥博快速掃了一下卷宗,慌忙說道:“老臣糊塗,竟然不知道譚玉麟如此可惡,實在是自取死路,老臣立刻明發所有衙門,告誡官員,誰敢不執行朝廷國策,釀成大禍,一律嚴懲不貸!”
“嗯,快去辦!”趙禎想了想又補充道:“一個區區崔家,竟然能掀起這麼大的風浪,敢和朕作對!偏偏還有些官吏,給他們做事!難道心都被豬油蒙了?打量著朕不敢殺人嗎?文相公,你立刻下令徹查,凡是跟崔家有瓜葛的,都按照謀反論處!還有,誰再和朕提祖制,替亂臣賊子辯護,一律同罪!”
皇帝陛下是越來越果決了,文彥博連忙答應,趕快去辦。
……
其實這個案子也不是沒有漏洞,王寧安先斬了譚玉麟,然後才收集的證據,頗有些先入洞房後拜天地的味道。嚴格追究起來,也是有問題的。
可趙禎偏袒王寧安,文彥博又和王寧安利益結合,老東西故意視而不見。再說了,就算在這些細枝末節上糾纏,也沒有意義。
誰都看得出來,民變是崔家煽動的,不在別的地方,偏偏在慶州,譚玉麟又沒有拿出足夠的應對之策。
說他是崔家的同夥,一點都不冤枉。
誰替他說話,純粹是腦子壞了。
如今最鬱悶的人就是崔西楓了。
面對王寧安的套路,他都要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