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大宋將門> 第463章 崔家的秘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63章 崔家的秘密 (2 / 3)

明面上,王寧安查不到崔家的田,也查不到崔家的産業,當然不是沒有,而是他們巧妙隱藏起來。

這種事情王寧安也在做。

現在王家有多少産業,連王寧安自己都不清楚,要說知道內情的,怕是隻有白氏一個。

王家是透過複雜的持股合作,躲避外人的耳目。

比如最初的海豐酒樓,王寧安給了向好一半的股份,又把經營權交給了他們,這樣在官府那裡,只能查到向好,至於合夥人,除非把向好抓去,嚴刑拷問才行。

崔家也多半藉助別人的旗號,把家族産業分散,靠著牢牢掌握金流,維護龐大的世家。

那這樣就會産生一個問題,處處隱藏在後面,他們在民間沒有存在感,無法號召百姓,相比之前的世家,動輒幾十萬佃戶,成千上萬的家丁,聲勢差了很多。

他們又是靠著什麼保護自己呢?

可別說西北大地,都是善男信女,遵守規矩,不敢胡來,沒有足夠的底牌,光是文彥博、龐籍這些人就能把崔家給吞了,根本等不到王寧安出手。

“崔家的確是太奇怪了,不弄清楚他們的底細,寢食難安啊!”

光光笑了,笑得很開心。

居然能看到師父發愁了,絕對是千載難逢的事情。

“行了,別幸災樂禍了,你!”王寧安大聲道:“立刻去向其餘各路調集食鹽,不惜血本,穩住鹽價!”

“是!”

光光連忙答應,他心裡已經有了盤算。

西北缺鹽。除了從西夏弄鹽之外,就只剩下內外兩條辦法,對外,是向河北兩路,川峽四路,以及京畿路,山東路等處求援。

河北兩路沒有問題,那是王寧安的大本營,不用光光去安排,王德用,司馬光等人已經調集了大批食鹽,向西北運輸,只是路途遙遠,緩不濟急。

再有就是川峽四路,也就是四川等地,生産井鹽,數量也不少,但是如今成都府路的轉運使叫王素,這位就是被王寧安弄出京城的。

多年過去,兩個人也算是仇家,他能不能幫忙,就不好說了。

光光記得父親和王素倒是有些交情,再有眼下的禦史中丞張方平在巴蜀多年,門生故吏很多,請他幫忙,或許能解決一些問題。

光光是廣撒網,能撈到魚就算。

除此之外,其實西北也不是不産鹽,就在永興軍路轄地,有一座運城,又叫運司城,神州大地,運城是唯一一座,因運鹽而設定的城池。

運城有著名的鹽池,當地生産食鹽的方法和海水曬鹽差不多,鹽池的水呈青綠色,百姓在鹽池旁挖好畦壟,引入鹽池水蒸發。

如果趕上有風的天氣,一夜過後,遍地是潔白的池鹽。

光光的老家就在運城,他爹叫司馬池,沒準還是取自池鹽的池呢!

他從小很熟悉運城的情況,要想解決西北缺鹽的窘境,還要從鹽池下手。

光光立刻下令,調集0萬石池鹽,運送到西北各處。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