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個厲害的呂吉甫!
老子才拿了一個,你就用兩個還回來,夠狠,真夠狠!
這倆貨不斷擴充勢力,拉攏人馬,漸漸地,整個朝堂都分成了兩派,一派是呂惠卿領銜,一派是章惇為首。
隱隱的,這兩派背後,站著秦王的兩位公子。
一場大戲剛剛落幕,新的爭鬥又來了。
人在宦海,身不由己。
這就是最真實的寫照。
王寧安心知肚明,他突然很羨慕一些穿越前輩,到了最後,功成身退,甩一甩袖子,不帶走一片雲彩,跑到海外,逍遙自在,什麼都不管。這個路數,在武俠小說裡面也不少見,一走了之,多幸福啊,很可惜,王寧安是沒本事做到。
人們就像是關在一起的螃蟹,當有人想往外爬的時候,立刻有人拉住你的手腳,就這樣,一個拉著一個,誰也不肯放手,想要瀟灑海外,做夢去吧!
兩個小子想繼承自己的事業,那幾個弟子想要成為首相,按照他們的想法,去改變大宋,且讓他們鬥去吧,只要能守住分寸,別壞了大局,權當做猴戲兒!
沒錯,天下間的事情,在王寧安的眼裡,差不多都是猴戲了,唯一的例外,就是眼前的實驗!
在開闊的場地上,停著兩個東西,一個是三個車輪,一個是四個車輪。
蒸汽拖拉機早就成熟了,幾乎每個人都見過。
眼前的東西一定是車輛,大家都非常確定,只是唯一的問題,就是個頭太小了,還不足蒸汽拖拉機的三分之一。
三輪車上只有一個座位,在座位前面,有一個橫把,用來控制方向。王寧安看在眼裡,都差點吐血了。
好好的機動車,弄個方向盤行不?偏要做成腳踏車,也不嫌寒磣!
當然了,不管怎麼說,這就是世界上第一輛汽車,相比顏值,王寧安更在乎能不能動。
負責設計製造汽車的工程師們,也是滿手心的汗水,緊張地渾身發抖。終於,伴隨著一聲令下,汽車發動了。
為這輛汽車提供動力的是一臺二沖程內燃機。
三個車輪緩緩轉動,汽車跑了起來。
相比起碩大複雜的蒸汽機,內燃機個頭小,動力強,又節省原料,好處簡直說不完……這輛汽車也算爭氣,居然一口氣跑了20裡。
觀看實驗的人們的眼睛瞪得大大的,都露出了貪婪垂涎的目光,好東西啊!
以蒸汽機驅動,車輛龐大,而且需要帶著煤炭,要有專人燒鍋爐驅動,用來當做工程機械沒有問題,要是給私人出行用,不是享受,而是受罪!
哪怕蒸汽機問世好多年,四輪馬車依舊是城市運輸的主力。可隨著內燃機汽車的出現,四輪馬車退出歷史舞臺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王寧安觀看了汽車的實驗之後,興高采烈,回到家中,主動多喝了兩杯酒。轉過天,他就讓人制定了一份促進汽車産業發展的綱要,並且撥出了專款,作為扶持基金,還要求在學校設立相應的科系,培養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