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聽,原來知縣呂巖已經提前回後衙了。
朝廷派員,他居然敢不接待,實在是膽大包天啊!
蘇軾氣沖沖,到了猴衙,直接沖進了正廳,也沒有通稟。等到他進去,卻發現一個人正襟危坐,一身洗的發白的袍子,上面還有兩塊補丁,在他的旁邊,整整齊齊疊著官服,放著烏紗。
等蘇軾進來,這個中年人只是挑了挑眉頭,然後擠出一絲笑容。
“是朝廷的上差吧?”
“本官刑部新任郎中,我叫蘇軾。”
這人聽到這裡,忍不住站起來。
“原來是蘇大才子駕臨,下官有失遠迎。”
蘇軾呵呵一笑,“怎麼,你聽過我的名聲?”
“三蘇文采蓋世,呂某少讀孔孟,又豈能不知道!以往進京述職,想去登門拜謝,奈何囊中羞澀,買不起禮物,只能作罷……唉,能在死之前,見蘇大才子一面,於願足矣!”
蘇軾更加皺眉頭,嘲諷道:“呂巖,事到如今,你和我裝什麼蒜?又是久仰,又是沒錢!你是想脫罪嗎?”
“不敢……呂某治下無能,鬧出了人命大案,自知罪孽深重,情願一死,以正國法。只是懇請蘇大人,能夠把你看到的情況,如實上奏朝廷,讓聖人,王爺,首相,他們都清楚,我大宋江山到底怎麼回事?梁縣不是單一的,還不知道有多少地方,生靈塗炭,黎民倒懸!朝廷要是沉醉在萬壽盛典之中,只怕亡國有日!”
蘇軾勃然大怒!
“呂巖,你太猖狂了,就憑你做下的惡事,天怒人怨,還敢侈談亡國?大宋朝就是要亡,也只會亡在你們這些貪臣墨吏手裡!”
呂巖仰起頭,喉結微微動了動,他想說什麼,最後卻只化作一聲嘆息。
蘇軾一肚子怒火,當然不會把呂巖的話當回事。
他立刻下令,進行徹查,而且還親自去民間,看看這位呂大人的官聲如何,除了周峰的案子,還有什麼罪行沒有!
等蒐集好了證據,一起送到刑部,直接把這個敗類禍害除掉。
蘇軾的想法很不錯,可是當他查下去,卻驚訝發現,呂巖在當地的名聲極好。
他至少有三個優點,第一是能幹勤快,別人一個月處理不了的事情,他只要三天,歷年積壓了那麼多案子,成百上千件,只有到了他的手上,才不斷削減,越來越少,許多百姓都得到了遲來的公道。
第二,呂巖清廉,沒錯,就是清廉,他的家破破爛爛,也不在乎,有人給他送禮,全都拒絕,在梁縣的三年間,他只收過一個西瓜,事後還給了錢。
第三,呂巖對屬下極好,他的任內,所有吏員差役的俸祿沒有少過,按照呂巖的話,如果不把官吏差役喂飽了,他們就回去吃老百姓,吃得更狠!
因此,無論如何,也不能積壓小吏差役的俸祿。
……
光看呂巖的這些優點,他簡直是個人幹吏的代表,應當上奏朝廷,大肆褒獎,給他連升三級都不為過!
可問題是周峰的案子是怎麼回事?
是真是假?
難道是誣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