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現在的情況就簡單了。
只要找出那個,能傳遞訊息,聯絡內外的人,事情也就明瞭了。
可究竟是誰啊?
王寧安搜腸刮肚,也沒有方向。
曹家被貶了,宮裡的太監也都換了,曹皇後身邊也沒有別人了……莫非有什麼武林高手,能偷入皇宮,傳遞訊息?
拜託,這是歷史,不是武俠!
九重深宮,可不是誰都能進出的!
蕭觀音也沒有主意,“王爺,我是這麼看的,這一次曹皇後很可能只是個棋子,真正打算盤的另有其人,哪怕除掉了曹皇後,也未必能解決問題,以後還會有很多麻煩。”
楊曦立刻道:“王爺,既然如此,你能不能去勸解陛下,暫時放過曹皇後?”
王寧安有這個念頭,只是很快否定了。
“不成,畢竟眼下能威脅皇權的只剩下曹皇後而已,就算背後另有其人如何?陛下不會等待下去的。”
其實三個女人也聽得出來,王寧安是不想曹皇後繼續存在下去的。
道理也簡單,只要趙禎駕崩了,曹皇後是皇帝生母,就憑著這個身份,她就立於不敗之地,無論怎麼幹,皇帝也沒法把她如何!
孝道重千斤,哪怕皇帝也承擔不起不孝的指責!
以曹皇後的性格,還有她的主張,一定會反對變法,一定會給王寧安找麻煩的,畢竟太後和皇後,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由於劉娥的關系,大宋的皇太後可不是弱者!
王寧安手上的權柄再大,勢力再強,面對太後,也是老虎吃天無從下嘴!
“不管以後如何,先過眼前這一關吧!”王寧安沉吟道:“我最多不管就是了,讓陛下決斷吧!”
……
王寧安還是有些堅持的,雖然他知道除掉曹皇後,對日後有利,但是他沒法說服自己,不顧良心添油加醋,推波助瀾,去害一個女流之輩,所以,他只是選擇了作壁上觀。
事實證明,袖手旁觀,永遠不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因為就在王寧安面君的第三天,北海郡王趙允弼突然上奏,提議要給太子選妃。
在奏疏當中,趙允弼認為不管大兇之年,有無其事,太子已經16歲,算是成年,只有早日完婚,才能安定臣民之心。
趙允弼這份奏疏很有份量,作為宗室當中,輩分最大,官職最高的人,他代表了所有宗室,等於抽了司天臺一個巴掌。
緊隨其後,就有禦史彈劾司天臺,上一次月食的事情,司天臺就上奏不及時,以至於有人借機攻擊王安石,想要趁機罷相。
那件事情之後,朝廷下力氣整頓,並且改欽天監為司天臺,充實了一批天文學者,並且規定,司天臺管理天象,不可隨便妄言,更不能假借吉兇禍福,天地變化,攻擊朝臣,對映政務!